台灣在1987年開放報禁之後,新聞自由度便越來越糕,於去年「記者無國界」組織所做的新聞自由度報告當中,台灣在世界各國排名地三十二,且為全亞洲第一。然而,我們國家的平面及電子媒體,是否珍惜此高度自由的環境,發揮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極社會責任感,將客觀、真實的報導呈現給大家呢?從東森新聞台曾播出的「腳尾飯事件」、TVBS報導過的「瀝青鴨」和「男子自拍持槍恐嚇影片」等新聞中,我們不難發現媒體為了讓新聞聳動,以增加可看性,不惜違背新聞專業和媒體道德,製作危言聳聽的甲新聞!另外,媒體具有特定政治立場是很自然的,然而若為了特定意識型態,而使得報導太過偏頗,甚至刻意扭曲事實、無中生有,那便實在有違專業和良知了!皆下來,我將介紹一篇由旅美中國評論家曹長青先生,於去年十一月,在「開放」雜誌上所寫的文章,透過曹先生對於台灣平面媒體的觀察和感受,或許能讓我們更深入、更謹慎的檢視,這個高度自由環境下的媒體問題。
中時和傅建中的「不忠」/ 曹長青
[開放雜誌]
[2007-11-25 03:01:40]
曹長青﹕中時和傅建中的「不忠」最近世界無疆界記者組織公佈了今年「全球新聞自由」排名,在169國評比中,中國倒數第六(排古巴之後),僅高於北韓(倒數第二)。該組織說,全球有64名網絡異議人士被關押,其中55名在中國。和中國相比,對岸的民主台灣,則從去年的第43名,躍至第32,大幅跳越11名,並成為亞洲國家中排名最高的。台灣的新聞自由度排名,近年一直在亞洲前列,成為台灣的驕傲。但同時一個不可無視的隱患是,國際報告說,在台灣「信賴媒體的人只有百分之一 」。雖然這種說法好像有點誇張,但認真考察台灣媒體,實感它有一定根據。台灣自二十年前解除報禁後,不僅新聞自由度迅速擴大,媒體結構也發生巨變。例如在報業,原來國民黨中常委創辦的《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兩大報主導的局面,迅速被打破。立場本土的《自由時報》已躍居台灣第一大報,發行量72萬份(台灣每32人有一份。按這個比例,等於中國有一家報紙發行四千萬份),排名第二的是《蘋果日報》(50萬份),然後是《聯合報》和《中國時報》。由於《自由時報》的閱報率接近聯合和中時兩家的總和,因而被稱為「一報頂兩報」。 ●《紐約時報》一年「更正」三千次聯合和中時之所以從原來「兩大報」降至今天老三、老四的地位(還在下滑),主要由於台灣民主轉型後它們卻沒有向媒體專業化轉型,而且出於對本地人執政的不滿,而更強烈地扮演了國民黨啦啦隊的角色,結果意識形態化的報導傾向,嚴重損害了新聞的客觀和真實原則,屢屢出現假新聞。台灣的新聞可信度只有百分之一,和這兩報的非專業化有直接關係。例如據台灣「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發佈的報告,《中國時報》」的「烏龍新聞」(不實報導)全台灣第一,在去年的六個月中就有47則之多(平均每週二則)。去年《中國時報》最大的烏龍事件,就是馬英九訪日時,編造出與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的假新聞,而且還編出雙方對話、助手在側等細節。在西方,強調要給媒體犯「誠實錯誤」的空間,因新聞有時效性,難免出錯。但一旦發現錯誤,就會更正並致歉。像《紐約時報》一年的「更正」多達三千二百次,平均每天九則,且刊在重要的第二版位置。例如當年金日成的棺柩不是檀木這樣的小錯都要更正。但當日本《產經新聞》引述安倍說根本沒與馬英九會晤,揭出這是「假新聞」之後,中時至今都沒有更正,更別提向讀者致歉。●假新聞害慘了《中國時報》最近的例子則是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訪美時,中時駐美記者傅建中和劉屏為渲染其訪美成功,竟編出蕭「會晤」42名美國議員,與四位美國總統候選人的「亞洲策士」(包括共和黨呼聲最高的朱利安尼的亞洲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共進早餐,並在與美國女參議員范因斯坦(Dianne Feinstein)會晤時,范用CSB直呼陳水扁總統並對其批評等「假新聞」。看到中時的報導後,我給葉望輝打了電話核實。我和葉相識多年,二千年他在美國「傳統基金會」做研究時,我們都給英文《台北時報》撰稿;九月曾在紐約聚餐,分析美台明年的大選。他曾給美國副總統切尼做國安事務的副助理,不久前轉為朱利安尼的首席亞洲顧問。葉望輝說,他根本沒和蕭萬長見面,因那天早上,他正在香港轉機回美國。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瑪的亞洲策士貝德正在加拿大度假。但中時的報導,卻把蕭萬長和他們見面寫得有鼻子有眼。至於蕭「會晤」42名美國議員,也是不實報導;因其中24名眾議員只是參加酒會,和蕭集體打個照面而已。如這也叫「會晤」,如果有五百人來參加酒會,可否就報導說「我會晤了五百人」?蕭萬長是被前紐約聯邦參議員狄馬托引見的,而那些參加酒會的議員,多是給當過18年參議員的狄馬托一個「面子」。葉望輝說,要讓狄馬托如此「公關」,國民黨恐怕花了不少錢。至於蕭「會晤」18名參議員,則是狄馬托帶他們到參議院午餐,和用餐的參議員們打個招呼;並到國會議員辦公室敲門,說聲「哈羅」。就美國官員是否會用CSB這種字母縮寫來稱呼台灣的總統一事,葉望輝特別指出,范因斯坦已做了15年參議員,這樣資深的議員不會用CSB直呼陳總統,更不會當外國客人的面批評該國元首。而傅建中所以故意用CSB 這三個字母,就是因為中國憤青曾在網上用這種字母諧音辱罵陳水扁。當華盛頓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美國顧問建議傅建中不要寫這種不實新聞時,傅只回答一句英文:「This is more entertaining (這樣寫比較有娛樂性)」。 ●美國只消五分鐘即可推翻陳水扁?這種把新聞當娛樂寫,嚴重損害了中時的信譽。例如去年八月紅衫軍「倒扁」時,傅建中報導說,美國國會「此時」推出報告,指台灣亂像「扁是禍首」。傅的這篇「報導」被新華社等多家中共媒體轉載,以嘲諷打擊台灣的民主。但事實是,這篇美國會報告在傅建中發稿之前40天就刊在其網頁(寫明七月一日發表),跟紅衫軍倒扁毫無關係。而且只是「國會研究服務處」(CRS)給議員的參考資料,這樣的報告每年繁多,根本不是國會的集體意見。而且該報告內容更無「扁是禍首」的結論和縮語。美國學者寫的報告,不可能用《人民日報》式的語言。但懂英文的傅建中卻故意在時間和內容上移花接木。更離譜的是,傅的報導還說,原CRS的主管沙特(Bob Sutter)因陳水扁上台令其「灰心失望」而離職。一個美國官員怎麼可能因對外國總統的不滿而離職?這根本不符基本邏輯和常識。傅為了攻擊台灣民選總統,到了「急」不擇「言」、信口開河的地步。傅建中最近引起美台關係緊張的報導,是說去年初民進黨政府廢除「國統會」時,曾有美方重要官員放話,「美國只消花五分鐘時間,即可動員台灣人民推翻陳水扁 」。美國憑什麼、怎麼可能要推翻台灣民選政府?而且「五分鐘之內」不是太誇張離譜了嗎?最後美方表示,美官員不會這樣說話,這更不是美國政策。而傅建中迄今也未拿出任何「美方官員」名字。從他以往報導「不實」來看,不排除又是他自己編造的。 ●「對老毛永難忘懷,真是噁心極了」仇恨台灣民選總統的同時,卻是推崇中共獨裁者。傅建中曾在美國之音「焦點對話」節目上把毛澤東稱為「毛主席」。當年美軍攻進巴格達時,傅建中的報導卻說,這不禁令人「想起半個多世紀前解放軍佔領南京後,毛澤東寫的那首詩: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然後筆鋒一轉,批評美國總統布什「讀書甚少,英文也不好,亦無詩人情懷,所以沒法像毛潤之,也寫首詩謳歌美軍將士占領巴格達。」今年三月傅建中在報導中,再次引用毛的這首詩,並提到「解放軍佔領南京時毛澤東歡欣鼓舞的心情」。有台灣網民寫道﹕「傅建中活在21世紀,卻還對老毛心心念念,永難忘懷,真是噁心極了。」 可能正是這種「念毛」情懷,使傅建中對張戎的《毛傳》披露蔣介石愛將胡宗南可能是「紅色代理人」相當不快,在《中國時報》上報導「毛傳反應」時只引用批評之聲,而無平衡報導;甚至自下結論說,「胡宗南怎麼說也難貼上『紅色間諜』的標簽」。在報導台灣人的成績時,傅建中則是另一種筆調。例如去年七月台灣愛樂管弦樂團首次在美國首都肯尼迪中心演出,無論演唱還是指揮,都受到《華盛頓郵報》好評,可傅建中卻在報導中說,「望春風、望你早歸等曲目,固然十足代表了台灣本土的心聲, 但在世界性的舞台上,格局太小,引不起太大的共鳴……」一副不屑一顧的口氣。 ●宣揚馬英九DNA是納粹思維傅建中等所以敢這樣寫「報導」,因為他和「中時」以及《聯合報》等泛藍媒體一樣,都不是「忠於」新聞的真實原則,而是「熱衷」反民進黨政府、吹捧國民黨的意識形態。例如去年馬英九訪美時,聯合報系竟刊出題為「什麼樣的DNA造就馬英九魅力」的記者特稿,通篇都是形容詞和肉麻離譜的吹捧,而根本不是記者報導政治人物。例如該特稿開篇就說馬英九是唯一可與美總統柯林頓相比的「具超級魅力的國際政治人物」(在美國有幾個人知道馬英九是誰?),強調馬英九DNA特別,才具有「卓越領袖魅力」特質,它「包括旺盛活力、形塑風格與形象、鼓舞激發人心的能耐、同理心、高度自信、良好的EQ、令人嚮往的理想主張等等。」用DNA談馬英九魅力,完全是種族主義思維。今天美國的哪家報紙敢說「布什總統的DNA特殊」,立刻得遭遊行抗議。當然這種毫不掩飾的種族主義文章,在美國的報紙根本不會發表出來。但在台灣,聯合報系就敢這麼做,和中國時報一樣,已經為了意識形態而對最基本的新聞常識都毫無顧忌了。台灣媒體的這種「隱患」令人擔憂。但慶幸的是,台灣已轉型成民主國家,新聞市場已經形成。在優勝劣敗的市場規律下,一切劣質、偽造的產品,最後都逃不掉被消費者淘汰的結局。——轉自《開放》雜誌2007年11月號;(原題「台灣媒體的隱患」)
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觀點-1
在今年一月十二日之立法委員選舉當中,中國國民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成為國會之絕對多數黨。此一選舉結果,引起一些人的憂慮,擔心是否會重回一黨獨大的情勢。然而,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認為一黨獨大沒什麼不好,也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而關鍵是在於如何是當運用權力,行駛適當的政策,並以新加坡為例,說明一黨獨大不見得如大家想像的這麼糟,仍能有很好的建設和發展。此種觀點,讓我很難不懷疑這位總統候選人對於民主政治和國際局勢的認知及概念,是否完整而正確,至於新加坡真的足以作為台灣的模範嗎?我將轉貼一篇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所寫的文章,透過此文作者的觀察和分析,我們或許能對新加坡政治體制和運作方式,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瞭解。
民主,獨裁,開明專制?新加坡大選幕後
[原著]
[2008-01-21 00:24:49]
民主,獨裁,開明專制?新加坡大選幕後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sia/48.htm學術沙龍; 呂婷2006 年5月7日淩晨2:30,新加坡大選結果揭曉,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取得66.6%的得票率,贏得了國會總共84個議席中的82席。李顯龍主持了選後的記者招待會。由於時間關係,李顯龍說只能給一個外國記者提問的機會,然後不知是有意無意,點了新華社記者。新華社記者的問題大意是:人民行動黨在這次大選中取得了與上一次同樣輝煌的成績,請問你們是如何取得這個好成績的? 這個問題實在是馬屁味十足,卻問得牛頭不對馬嘴。李顯龍也不免一愣,然後解釋說這次大選的得票率比上一屆2001年的大選下降了8、9個百分點。雖然差距很大,因為上次大選是在911之後,人民需要一個強勢政府領導反恐,這次得票率大幅下降是在預料之中,只是與1997年的得票率相比,還是滿意的。 其實這一次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實在是差強人意,尤其是李顯龍自已的選區,6個反對黨候選人全是新出頭的小人物,其中5個年齡是30歲以下的小青年。行動党秘書長在選前信心滿滿地說李顯龍總理的團隊可以拿到80%以上得票,對方甚至可能損失按拒金(低於12.5%得票的一方,參選的押金將被沒收)。結果這幾個小青年居然取得34%多的選票,李顯龍以總理之尊,得票率居然低於人民行動黨的平均得票。 如果新華社派駐的專職記者,都對新加坡大選行情如此外行,那麼,廣大中國人對新加坡的政治與社會現狀,就更加摸不著邊了。本文就是要讓廣大中國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新加坡政治生態: 2006年5月6日,這一天是新加坡大坡大選的日子,清晨7點多,新加坡東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好奇地打開環境局的天氣預報網站,發現雷雨區恰巧與東部選舉競爭區近似吻合,莫非冥冥中竟有天意?再點開一個新加坡本地時事論壇,看到一位新加坡線民也對雷雨有感而發,即興貼上一首英文小詩: The sky is overcast and grey 陰雲布長空 Elections are on today選舉在今日 Heaven is sad上天亦悲哀 The prognosis is bad前景令人憂 For the poor the weak the oppressed窮人弱者,被壓迫者 So why not send a note 何不發出你的聲音 Together with your vote 通過你手中的選票 The money that was given 選前政府分紅的鈔票 Cannot buy you from heaven 不該收賣你來背棄上天 You're one with the poor the weak the oppressed請為窮人弱者被壓迫者仗義 You're one with heaven請為上天直言!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新加坡是一個美好的花園城市,他們無法理解,這樣一首悲傷絕望的小詩,如何會出自一位新加坡人的之口,並即刻引發了一大群新加坡網友的共鳴。 只有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才能體會到這個自稱是“世界一流政府”領導的一流城市背後的黑暗與無奈: 獨裁統治者對掌控一支龐大軍隊有著變態的喜好,每年40多億新元的軍費開支,以400多萬的人口平均,不論男女老少,人均1000多新元!全國所有男性都要服役兩年,就是退役後進入私人企業工作,每年仍要離職到軍營服役一個月,一直持續13年!當兵成了許多新加坡男性一生中最長的職業,這世界上也許只有以色列男性生活在同樣軍事命運中,可是以色列是處在什麼樣的立國環境中?他們的軍隊半個世紀來打了多少場舉世關注的勝戰?新加坡龐大的現役與預備役軍隊,半個世紀來,不論是勝仗敗仗,可曾打過一次?須知在東南亞最富的小國不是新加坡,而是汶萊,那個只有20多萬人口的小君主國,地下海底埋幾百億美元的石油,攻打汶萊這樣一個有豐富天然資源,人口稀少的小國,即輕鬆又實惠。而在新加坡,如果有二發炮彈落下,立即就成為經濟意義上的廢城,新幣成為廢紙,地下資源一無所有,就連飲水都要進口,侵略者還有義務承擔幾百萬人的日常生活,在當今這種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除了傻瓜,根本沒有人會蠢到侵略它,只要李光耀在國際上閉緊大嘴,不再對菲律賓馬克斯這樣的獨裁者惺惺相惜,發出政治避難的邀請,新加坡就絕對完全了。 在這個自稱教育水準世界一流的國家,小學教育,居然還是半日制,另外半日,父母自行負責,僅這一點,就讓很多從中國來求學的父母跌破眼鏡! 新加坡生活水準最低的20%家庭,月收入只有800新元(4000人民幣),這樣的家庭全收入,就是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生活都有點困難,何況是在新加坡這種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高消費水準的城市?新加坡是一個貧富分化極其懸殊的社會,一小撮極高薪的收入者將人均國內產值拔高到發達國家的水準,全國年均 28000美元以上,但是絕大多數工薪者的收入遠遠低於此線,月工資的中位數大均只在1500-1800美元左右。如果考慮到一個家庭有老有少,不可能全部就業,普通居民的人均收入,與政府的統計差距,就可想而知了。而政府部長的年薪卻達到百萬之巨,李顯龍總理的年工資,相當於美國總統,澳州首相,英國首相三人的總和。 新加坡人沒有任何政府性質的失業補助,醫療保險,退休保險,所有這些福利,完全都是靠強制性的個人公積金儲蓄,對於低收入者,沒有工作,或者只能找些兼職的臨時工,也就沒有什麼公積金了,到了老年,只能過得淒淒慘慘。 在新加坡的大多數居民區,巴刹熟食中心大都是破敗髒亂,其衛生狀況,與遍佈中國的大量中低檔飯店絕無兩樣,就是這樣,衛生部長許文遠在本次選舉中,仍然得到執政黨議員中的最高選票,因為在衛生部長的三巴旺集選區,民主黨幾位候選人指責政府腐敗,選舉前幾天,又一次被李光耀,李顯龍以誹謗罪名起訴,面臨家庭破產的威脅。 這個衛生部長還有很多讓人非議的行為,比如大力鼓吹提高居民應繳的每月醫療保費,以至政府管理的醫保收費,一度居然超過了企業經營的NTUC Income的保險費,去年索性將政府的醫保全部移給兩家企業經營。這個衛生部長還鼓吹要在印尼等地購買地塊,興建老人區,將新加坡無人照顧的老人全遷到外國去。如此一來,新加坡的世界一流的城市形象自然得到維護。在NKF(腎臟基金會)的醜聞中,衛生部多年一直扮演NKF的支持角色,對民間廣為散佈的貪污腐敗事件不聞不問。及至東窗事發,還是NKF的執行長自行辭職,衛生部作為主管部門沒有採取主動行為。 象許文遠這樣的部長,能夠取得這次大選的最高得票率,實在是對新加坡議會民主制度的莫大諷剌!讓我來分析一下執政的李光耀人民行動党取得選舉勝利的主要原因:1:對媒體的絕對控制。新加坡只有兩大媒體集團,報業控股,新傳媒,一家以報紙為主,一家以電視廣播為主。兩家都由政府100%控制,不僅如此,政府還要想方設法避免兩家媒體之間的業務競爭,同時由大批秘密員警直接進入媒體工作,同步審查新聞稿件,從這種控制程度看,新加坡的媒體控制程式甚至超過了中共對媒體的控制。在記者無國界的新聞自由度排名榜中,在170多個國家中,新加坡名列140。 在競選期間,媒體上雖然也有反對黨的觀點與圖片,但是觀點往往只摘一個片斷詞句,給人以反對黨偏激之感,圖片,錄影,也常常選擇發言人翻眼皮思考時奇怪表情,講話中偶爾出現結巴停頓之處,明顯地起到了醜化的作用。所以一些有選戰經驗的反對黨領袖。如劉程強,只能儘量回避媒體採訪,以免被其故意醜化。 隨著網上媒體的興起,讓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非常恐懼,在選舉提名日前,特別宣佈反對黨使用網上播客,網上新聞等方式進行競爭是非法的。這種公開用政策壓制互聯網的某幾項新技術,也是全世界獨此一家的笑話。 新加坡的反對黨主要靠選舉前幾天的群眾大會傳播自已的政治理念。反對黨的群眾大會是激動人心的,特別是工人党的大會,每一場都有好幾萬的熱情聽眾,人數最多時高達10萬人以上,即使天降大雨,幾萬聽眾依然雷打不動,站在泥濘的草地上歡呼鼓掌。 對比執政黨的群眾大會,儘管執政黨費盡心機,每到雨天就在草地上鋪上木板,午餐時段在金融中心區這樣的黃金地段組織集會等等。但以筆者的個人觀察,從未見到執政黨的集會有超過1000人的聽眾,與反對黨的人氣相差百倍以上。 但是群眾大會實在不是一種有效的現代政治宣傳工具。筆者參加過兩次反對黨的群眾大會,準時到場,會場已經人山人海,只能擠在週邊,根本聽不清臺上說些什麼。而且在短時內,演講者要分別使用英文,華文,馬來文,泰米爾語向不同民族的聽眾解說,從時間上,也遠遠不夠反對黨完整充分地表達其政綱思想。 政府媒體對群眾大會只是作隻言片語的報導,甚至故意撒謊,將幾萬人的大會說成幾千人的大會。沒有現代媒體的深入報導,群眾大會只是流於形式的一種老式政治動員,對執政黨的票箱影響不大。也正因此,執政黨可以允許反對黨組織大規模的集會。總而言之,媒體的控制,是執政黨最強有力的武器。 2,充足的政黨財力 在競爭期間,筆者從未收到任何反對黨的宣傳資料,卻收到兩次執行黨的宣傳村料,一次在商場,一次在家裏。執政黨有充分的財力印刷宣傳手冊,然後雇一批人,逐家逐戶地遞送。而反對黨只是候選人親自一家一家地訪談,這樣訪談的效率非常低,覆蓋面很小。希望下一屆大選時,反對黨能夠量力而行,在一些重點選區也使用手冊分發方式,進行地毯式的密集覆蓋,不要採用街頭零星發放的方式。 3,組屋翻新與分紅。 1991年,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只有61%,是歷史上最低的一次,於是在97年選舉中,執政黨赤裸裸地將選票與組屋翻新掛鈎,公開宣佈投票支持反對黨的選區,將得不到政府的社區與組屋翻新支持,淪落為貧民區。由於這種翻新,意味著每一個家庭的房產會升值數千元到數萬元,對絕大多數選民是有強大的現實壓力的。 另外,在選舉前幾天,政府宣佈大規模的財政盈餘分紅計畫,全國一半以上人口分到800-4000元。通過這些手段,等於是利用政府的公款,為政黨的利益服務,變相的勒索,賄選。 4,選區制度。 從80年代採用用集選區制度,使得反對黨面對大選區競爭,人才不足,難於抗爭。另外政府每一次選舉後都變化選區分割,比如97年靜山區執政黨險勝反對黨,到了2001年,就將這個選區分割成小選區了。而選區劃分常常只是在選前幾周,使得反對黨沒有足夠的時間做爭取選民的工作。不過我個人覺得,單選區集選區劃分,只要選區穩定了,對反對黨未來成長沒有太大有負面影響。單選區使得反對黨精英多年來只能固守老選區,無法分身進入新選區。而一旦反對黨進入一個集選區,就會有多位新議員入選,然後這些在職反對黨議員在下一屆選舉中可以分攻其他各區,迅速擴大影響。 5,流言與恐懼 很難想像,在新加坡這樣一個自稱為世界一流的現代資訊社會,各種耳口相傳的流言,可以在短時間內不脛而走,引起成千上萬的人到某處大樓排隊。這正是新加坡政府控制媒體長期歪曲事實,失去公信力的一個絕佳寫照。 但是另一方面,流言是與高壓政治相伴而來的,在誹謗罪的恐懼壓力下,不利於政府的流言很難傳開,而不利於反對黨的流言卻可以放心傳播,比如選票上有系列號,是被監控的,如果不投票給執行黨,就會被變相懲罰云云,這類傳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反對黨人士大多數面臨巨大的心理與家庭壓力。這次選舉,仍有的民主聯盟的一位提名人在提名當日含淚放棄,因為家人的恐懼壓力太大。 6:利用法律整肅異已 當然,人民的恐懼不是沒有來由的。長期以來,執政黨就擅長於採用雞蛋裏挑骨頭的方式來整肅反對黨。幾乎每一次大選,都有一兩個反對黨人士因為人品問題丟了工作,因為誹謗等罪名被罰得傾家蕩產,要麼坐牢,要麼流亡國外。甚至一些獨立人士,想參與政治,也會被政府整得灰頭土臉,比如去年的總統競選,除了現任總統納丹,本來還有三個平民參選,但是三個人都被選舉委員會以資格不夠為由拒絕。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裕廊集團前財務總監關玉麟。李顯龍公開在媒體上挑撥關玉麟的幾位前雇主出來打擊關玉麟,這些雇主也實在找不出什麼實質藉口,只能牽強地說關玉麟有野心,工作能力不強云云,結果雙方互打名譽官司,官司沒有結果,關玉麟卻失去競爭資格。試想,如果關玉麟是一個自已開大公司的老闆,政府是否還可以挑撥他的客戶出來罵幾句,達到同樣的效果?如此下三濫的手段下,使81 歲的納丹在沒有競爭的情形下,第三次連任總統。這次競選中,在政府媒體操控下,所有選民的注意力,都被從國計民生的大事上引開了,引到一位反對黨候選人戈麥斯(Gomez)的表格提交事件。 事件的經歷是這樣: 工人党的戈麥斯作為印族候選人,到選舉局領取了一張少數族裔的表格,填完表格時,因為記者要採訪,戈麥斯隨手將表格放進檔袋,接受採訪,然後忘記提交表格,就離開了。到了提名日,戈麥斯問選舉局官員是否收到表格了,選舉局官員說沒有,戈麥斯說如果官員把表格搞丟了,後果自負,然後留下手機號,請官員再仔細找一下看看,然後通知他。 選舉局官員通過監控錄影,確認戈麥斯沒有提交,於是先設了一個錄音電話的局,然後打電話給戈麥斯,沒有直接告訴他錄影結果,而是誘使戈麥斯再解釋一下事件經過。戈麥斯在解釋說自已當場填寫了表格並提交了,身邊還有同事林瑞蓮,同時還明確提到有一台錄影機。然後選舉局的官員才說,他們已經看了錄影,表格沒有提交。戈麥斯這時說:我很高興聽到你的解釋,那我自已再找找吧。 這些錄音電話,錄影資料都由政府立即在媒體上完全公開,作為攻擊戈麥斯人品的炮彈。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看得出,戈麥斯電話錄音時,已經主動先提醒選舉局有錄影帶可查,他完全沒有理由在這種情形下撒謊。考慮到競選時間的短促,工作的繁重,戈麥斯忘記了是否已經提交那張已經填好表格,這完全是一件簡單的人為錯誤。 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人為失誤,被執政黨上升到整個反對黨的誠信問題,在報章電視上天天佔據頭條。在9天的選舉中,長達7天之久,內政部長,外交部長,總理李顯龍,資政李光耀,都公開指責,謾駡戈麥斯與整個工人党。直到執政黨的基層組織反映,這一事件可能引起選民反感了,執政黨才不得不在選舉前兩天暫時停止謾駡。而選舉日後第二天,戈麥斯即被警方扣押,以協迫公務員的罪名,連續審訊了七個小時,隨後又再次訊問了兩次,也訊問了工人党的主席林瑞蓮,劉程強等人(錄影顯示林瑞蓮在戈麥斯身邊等候他填表,後來先行離開,事件中林瑞蓮也沒有貿然證明戈麥斯已經交表。)這樣一件雞毛蒜皮的事,被警方弄了一個星期,直到 5月12日,實在找不出更多的事實證明戈麥斯撒謊,才宣佈給他一個口頭警告,然後放行。 令人氣憤的是,李光耀在警方已經放行後,昨天繼續在中國發表評論,辱駡戈麥斯是一個撒謊者,挑戰戈麥斯來告他誹謗罪。作為一個律師出身的人,李光耀與反對黨打過幾十年的誹謗官司,他清楚地知道,在這一事件中要證明戈麥斯撒謊,必須有證據證明戈麥斯是故意說假話,而不是無心犯錯。李光耀在這一點上有舉證的義務。而警方在一個星期的反復調查後,也找不出絲毫證據證明這一點。李光耀清楚地知道提暢言論自由的戈麥斯與工人党都不願意,也沒有財力在新加坡控告他誹謗,那實在是以卵擊石,因為工人党的主席已經多次公開表達了工人党立場,即政黨應著眼選民關心的國計民生大事,不要將精力與財力放在這種無聊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爭執。李光耀在這一事件中多方辱駡政治對手,行為低級,表現蠻橫,就象一個街頭找人打架的流氓。 我將這個以政客誠信問題作為打壓工具列在最後一條,因為這是一條李光耀執政黨最蠱或人心的鎮壓手段。嚴查反對黨人士的人品,只允許有高尚人格的參與新加坡政治,這種要求難道不正當嗎?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的政要,過去十年來,哪一個政客誠信醜聞最大?我看是克林頓的拉鏈門事件,搞得他差點被國會彈劾了。毫無疑問,克林頓的誠信形象,是比不上李光耀的光輝形象的,克林頓那碼爛事,要是放在新加坡,屁股早就被新加坡法庭鞭打爛了。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世界上還有比李光耀形象更高大的領導人,比如北朝鮮的金正日,那在北朝鮮國民心目中,人格已經上升到神格的頂點。 但是如果考慮到領導人對世界政治經濟的貢獻,克林頓居然也能濟身美國歷史上十大總統之列,因為這個爛仔八年在位,居然為美國經濟帶來戰後最強勁的復蘇,網路新經濟正是在克林頓的任上蓬勃發展的。至於李光耀,雖然趕不上克林頓,比起金正日,還是信心滿滿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一個政府極度推銷領導者人品高尚,道德偉大之類的空貨,那麼這個政府就多多少少有點邪味。 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偉人,聖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會犯錯,所以才需要民主來制約人性之惡,選舉不過是從兩個性惡的人中選一個相對不太惡的,委以有限的權利,一旦這個人惡性大發作,還能及時將他換下。 在美國的民主政治下,不僅克林頓,雷根這樣的平凡小人物可以選上總統,就連十八歲的中學生,22歲的脫衣舞女,都敢站出來競爭市長,這種新聞看多了,大家也見怪不怪了。而且即使真的選上這樣一個笨蛋廢物,美國政治仍然平穩運行,這就是民主政治的魅力:保持一個國家強盛的,不是靠某個政客的偉大道德,而是一套強健的,有糾錯功能的民主制度。 新加坡政府拿著放大鏡,顯微鏡來觀察每一個反對黨的候選人,自然總能挖出一些凡人醜事,然後放在媒體上醜化對方人格。如果是真正的民主政治,這也沒什麼。問題是對執政黨議員,人民是否有機會也拿起顯微鏡,放大鏡來看一下?以新加坡嚴厲的誹謗罪名,人民與反對黨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機會。比如NKF案件,杜萊的高薪與腐敗,早就傳聞數年了,但是杜萊居然可以兩次以誹謗罪將批評者告上法庭,壓服對方,只因為被告的一方是平民百姓,拿不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而現在杜萊真的倒臺了,一件件聳人聽聞的腐敗貪污案例全擺上了桌面了。 所以,李光耀多年來自我標榜為廉潔政府,我們旁觀者完全可以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沒有新聞自由,沒有言論自由,誰知道行動黨中有多少貪官。如果你相信民主制度中人性惡的假設,我們理應假設這些沖著百萬高薪而工作的部長,全部是貪婪無比的!至於李光耀本人,關於那幾套公寓的百萬元折扣問題,還遠遠沒有向人民交待清楚。 如果要說政治騙子,李光耀自已撒的一個最大的謊,就是他自已的回憶錄的標題“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 如果真的按照毛澤東的三個世界劃分方法,連英法日都只是第二世界,美蘇才是第一世界,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永遠都在第三世界。 如果以國家的經濟繁榮發展而言,很多中國人都誤以為新加坡四十多年前建國時,就象中國深圳一樣,是個一文不名的小漁村。其實新加坡早在1825年就開埠了,比香港還早了10多年。早在19世紀,由於萊佛士採用了自由港免稅政策,新加坡就迅速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城市。到了1923年李光耀出生時,新加坡早已經與東京,香港一樣,是亞洲經濟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了。英國人萊佛士才真正是新加坡的Founding Father,功不可抹。李光耀將這個具有180多年開放歷史的港口城市繁榮,歸結於自已四十多年的鐵腕統治,這是他公開對世人撒下的彌天大謊。 選舉過後,李光耀在中國訪問,再次以中共經濟改革開放的引路人身份自居,到處指手劃腳,大言不慚。事實上任何一個對中國經濟改革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過去二十幾年,真正大筆中國,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火車頭作用的,是香港與臺灣商人。他們在中國高達數千億美元之巨,大量開廠,引起國外技術,再將產出品輸往歐美市場,他們是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最大功臣。而新加坡在中國最大就是蘇州工業園,不過幾億美元,在新加坡政府經營下,以巨額虧損告敗,再急急忙忙地將這個爛攤子盤給中國政府去自營,這個寫在李光耀回憶錄中的實例,說明了新加坡那一套,不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對中國改革開放幫助不大。 從國際市場上看,香港,臺灣這些華人經濟體的表現完全不遜色於新加坡,說明新加坡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成長,並不是離了李光耀就不行的。雖然香港臺灣的民主政治讓人眼花,但這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如果去比較一下經濟發展速度,這二年港臺的經濟發展速度甚至還稍勝於新加坡。 李光耀的中國之行,再一次吹噓自已如何努力學習中文。其實,李光耀應該更全面地介紹一下自已一家學習語言的經歷,以傳教中國年輕人嘛。 1942年,日本攻佔新加坡。李光耀以為這個新加坡從此就是日本人的天下了,於是就開始埋頭學習日文。沒想到日本人只占了三年就垮臺了,李光耀這日文算是白學了。60年代,當長子李顯龍讀高中時,李光耀以為蘇聯前程似錦,偷偷要求兒子學習俄語。結果前蘇聯垮臺了,李顯龍自已也承認,這又是白費時間。80年代初,當中共開始改革開放時,李光耀強迫大批華校關門,包括著名的南洋大學。結果十幾年後,發現中國經濟崛起了,新加坡人的華文又太差了,爭不過香港人,臺灣人。 其實,透過語言學習,我們正好看出這個自許眼界超人的政客在一生中投機軌跡,他真的對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瞭若指掌嗎?我看未必。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李光耀作為一個政客,對鎮壓反對黨,打壓異已的手段,是非常瞭解的。1956年10月4日,還是反對黨的李光耀,年僅33歲,在立法會討論中,對當時執政的首席部長馬紹爾說了這樣一段反抗名言: Repression, Sir is a habit that grows. I am told it is like making love-it is always easier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time there may be pangs of conscience, a sense of guilt. But once embarked on this course with constant repetition you get more and more brazen in the attack.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dissolv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and banish and detain the key political workers in these societies. Then miraculously everything is tranquil on the surface. Then an intimidated press and the government-controlled radio together can regularly sing your praises, and slowly and steadily the people are made to forget the evil thing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one, or if these things are referred to again they're conveniently distorted and distorted with impunity, because there will be no opposition to contradict. “鎮壓,是一種日益成長的習慣。我聽說幹這事就象作愛,第二次肯定容易些!第一次有些良心上的創痛呀,負罪感什麼的。但是一旦搞上了,重複搞幾次,你就會越來越厚顏無恥,放手大搞了。你要作的全部工作,就是解散各類組織協會,驅逐拘押這些協會中的骨幹人士。於是,社會表面上就奇跡般地平靜了。然後,被脅迫的報章,政府掌控的電臺開始天天給你唱頌歌,慢慢地人民就將你幹的這些邪惡的勾當忘光了,如果居然還有人提起這些事,你儘管歪曲事實地辯解吧,沒有不良後果,因為,根本就沒有反對黨出來跟你辯白。” 看到這些評論,不得不承認,年輕的李光耀,當時是一個閃耀著政治智慧的明星。在網上,我們還可以找到他早年鼓吹民主政治的精彩言論,比如: “If you believe in democracy, you must believe in it unconditionally. If you believe that men should be free, then, they should have the right of free association, of free speech, of free publication." 如果你相信民主,就應該無條件地相信它!如果你相信人是生而自由,那麼,他就應該擁有結社權利,言論自由,出版自由。 更多李光耀的宏論在這:http://en.wikiquote.org/wiki/Lee_Kuan_Yew 如果李光耀能夠再次肯定自已曾經說過的這些話不是謊言,那麼,在李光耀的生命最具創造力的年代,在新加坡共和國站在他所聲稱的經濟騰飛的起點時,李光耀與人民行動黨,都懷著滿腔的民主政治的熱情,向當時的殖民統治者抗爭。正是這種熱情,讓當時的新加坡人民選擇了他,正是這種熱情推動這個年輕共和國的建設,他是否應該將這種寶貴的,真實的歷史經驗,坦白地告訴他的中國聽眾? 1959年時,年僅36歲的李光耀當上了新加坡自治政府的總理,經過四十多年的漫長統治,這個83歲的老人,卻固執地強握著權柄,不願放棄,甚至走到自已 當年所追求的民主政治的反面。前文中的每一句批判名言,都鞭劈入裏的刻畫了當今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的惡意打壓。 回顧歷史,我們不僅要問一下李光耀: 您到底是在50年代時,因為欺騙人民而取得了第一次權力,還是在21世紀,為了保住李家的權力,而欺騙了人民? 誰才是新加坡最大的騙子,是那個經受了警方一個星期盤查的反對黨戈麥斯,還是您李光耀資政? 最後,讓我說一句公道話,即使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大騙子,也不應該抹殺他這麼多年對新加坡經濟建設的成就。就象克林頓雖然在國會中就拉鏈門事件撒謊了,但是人民仍然記住了他有功於美國的經濟復蘇。世界上絕大多數政客,與外交官一樣,不得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時時用冠冕堂皇的道理掩蓋見不得人的私貨。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成熟公民,我們應該接受政客的錯誤。李顯龍總理仍然是一個有作為的總理。只是,我們希望李家父子能為新加坡的長遠前景考慮,逐步放寬對反對黨的打壓,減少對媒體的管制,讓反對黨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壯大,一步步增加其在國會中的議席。如果反對黨總是被打壓,醜化成一個畸型的政治怪物,那不僅是反對黨的恥辱,那更是新加坡的恥辱,是華人社會的恥辱,也是你們執政黨的恥辱! 我希望中國人民,不要被李光耀那些反民主政治的空話假話所誤導,要直接從新加坡這樣一個華人社會的政治生態演變中汲取經驗教訓,新加坡的政治雖然也是醜陋不堪的,但這裏幾十年來一直就允許反對黨合法註冊,公開集會,競爭國會議席,這在中國政治體制中仍是遙遙無期的大事。中共政府,也可以從這裏學習到一些有價值的經驗,反對黨,自由集會,不是什麼不可操控怪物,不是說一搞議會民主,中共就會迅速垮臺了。人民行動黨允許這些事物存在了四十多年,政權依然穩固,對統治者的廉潔政治,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至於對於新加坡人,實在報歉,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命名的醜陋的新加坡政治,我完全是被李光耀近日對反對黨的粗暴言行所激怒了, 對於新加坡領導人,用詞可能比較刻薄些,希望大家包容。同時,我更期待新加坡人給予反對黨人士一些包容支持,甚至包括徐順全的民主黨,也許他的言論激烈了些,過分了些,不合大多數新加坡人四平八穩口味,但是,正如青年李光耀所鼓吹的一樣,徐順全有他與生俱來的言論自由。我們未必贊成徐順全的言論內容,但我們必須捍衛徐順全言論自由的權利。執政黨是否腐敗?徐順全肯定拿不出證據,你也拿不出證據,正如一年前沒有一個平民百姓可以拿出NKF的腐敗證據。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強勢的政府領導下,所有的證據只有政府才掌握,政府不拿出來,誰也沒辦法。給反對黨一點空間,就是給人民自已多一點空間,給執政黨多一分制約,就是給新加坡的子孫後代多一份保障!
民主,獨裁,開明專制?新加坡大選幕後
[原著]
[2008-01-21 00:24:49]
民主,獨裁,開明專制?新加坡大選幕後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sia/48.htm學術沙龍; 呂婷2006 年5月7日淩晨2:30,新加坡大選結果揭曉,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取得66.6%的得票率,贏得了國會總共84個議席中的82席。李顯龍主持了選後的記者招待會。由於時間關係,李顯龍說只能給一個外國記者提問的機會,然後不知是有意無意,點了新華社記者。新華社記者的問題大意是:人民行動黨在這次大選中取得了與上一次同樣輝煌的成績,請問你們是如何取得這個好成績的? 這個問題實在是馬屁味十足,卻問得牛頭不對馬嘴。李顯龍也不免一愣,然後解釋說這次大選的得票率比上一屆2001年的大選下降了8、9個百分點。雖然差距很大,因為上次大選是在911之後,人民需要一個強勢政府領導反恐,這次得票率大幅下降是在預料之中,只是與1997年的得票率相比,還是滿意的。 其實這一次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實在是差強人意,尤其是李顯龍自已的選區,6個反對黨候選人全是新出頭的小人物,其中5個年齡是30歲以下的小青年。行動党秘書長在選前信心滿滿地說李顯龍總理的團隊可以拿到80%以上得票,對方甚至可能損失按拒金(低於12.5%得票的一方,參選的押金將被沒收)。結果這幾個小青年居然取得34%多的選票,李顯龍以總理之尊,得票率居然低於人民行動黨的平均得票。 如果新華社派駐的專職記者,都對新加坡大選行情如此外行,那麼,廣大中國人對新加坡的政治與社會現狀,就更加摸不著邊了。本文就是要讓廣大中國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新加坡政治生態: 2006年5月6日,這一天是新加坡大坡大選的日子,清晨7點多,新加坡東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好奇地打開環境局的天氣預報網站,發現雷雨區恰巧與東部選舉競爭區近似吻合,莫非冥冥中竟有天意?再點開一個新加坡本地時事論壇,看到一位新加坡線民也對雷雨有感而發,即興貼上一首英文小詩: The sky is overcast and grey 陰雲布長空 Elections are on today選舉在今日 Heaven is sad上天亦悲哀 The prognosis is bad前景令人憂 For the poor the weak the oppressed窮人弱者,被壓迫者 So why not send a note 何不發出你的聲音 Together with your vote 通過你手中的選票 The money that was given 選前政府分紅的鈔票 Cannot buy you from heaven 不該收賣你來背棄上天 You're one with the poor the weak the oppressed請為窮人弱者被壓迫者仗義 You're one with heaven請為上天直言!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新加坡是一個美好的花園城市,他們無法理解,這樣一首悲傷絕望的小詩,如何會出自一位新加坡人的之口,並即刻引發了一大群新加坡網友的共鳴。 只有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才能體會到這個自稱是“世界一流政府”領導的一流城市背後的黑暗與無奈: 獨裁統治者對掌控一支龐大軍隊有著變態的喜好,每年40多億新元的軍費開支,以400多萬的人口平均,不論男女老少,人均1000多新元!全國所有男性都要服役兩年,就是退役後進入私人企業工作,每年仍要離職到軍營服役一個月,一直持續13年!當兵成了許多新加坡男性一生中最長的職業,這世界上也許只有以色列男性生活在同樣軍事命運中,可是以色列是處在什麼樣的立國環境中?他們的軍隊半個世紀來打了多少場舉世關注的勝戰?新加坡龐大的現役與預備役軍隊,半個世紀來,不論是勝仗敗仗,可曾打過一次?須知在東南亞最富的小國不是新加坡,而是汶萊,那個只有20多萬人口的小君主國,地下海底埋幾百億美元的石油,攻打汶萊這樣一個有豐富天然資源,人口稀少的小國,即輕鬆又實惠。而在新加坡,如果有二發炮彈落下,立即就成為經濟意義上的廢城,新幣成為廢紙,地下資源一無所有,就連飲水都要進口,侵略者還有義務承擔幾百萬人的日常生活,在當今這種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除了傻瓜,根本沒有人會蠢到侵略它,只要李光耀在國際上閉緊大嘴,不再對菲律賓馬克斯這樣的獨裁者惺惺相惜,發出政治避難的邀請,新加坡就絕對完全了。 在這個自稱教育水準世界一流的國家,小學教育,居然還是半日制,另外半日,父母自行負責,僅這一點,就讓很多從中國來求學的父母跌破眼鏡! 新加坡生活水準最低的20%家庭,月收入只有800新元(4000人民幣),這樣的家庭全收入,就是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生活都有點困難,何況是在新加坡這種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高消費水準的城市?新加坡是一個貧富分化極其懸殊的社會,一小撮極高薪的收入者將人均國內產值拔高到發達國家的水準,全國年均 28000美元以上,但是絕大多數工薪者的收入遠遠低於此線,月工資的中位數大均只在1500-1800美元左右。如果考慮到一個家庭有老有少,不可能全部就業,普通居民的人均收入,與政府的統計差距,就可想而知了。而政府部長的年薪卻達到百萬之巨,李顯龍總理的年工資,相當於美國總統,澳州首相,英國首相三人的總和。 新加坡人沒有任何政府性質的失業補助,醫療保險,退休保險,所有這些福利,完全都是靠強制性的個人公積金儲蓄,對於低收入者,沒有工作,或者只能找些兼職的臨時工,也就沒有什麼公積金了,到了老年,只能過得淒淒慘慘。 在新加坡的大多數居民區,巴刹熟食中心大都是破敗髒亂,其衛生狀況,與遍佈中國的大量中低檔飯店絕無兩樣,就是這樣,衛生部長許文遠在本次選舉中,仍然得到執政黨議員中的最高選票,因為在衛生部長的三巴旺集選區,民主黨幾位候選人指責政府腐敗,選舉前幾天,又一次被李光耀,李顯龍以誹謗罪名起訴,面臨家庭破產的威脅。 這個衛生部長還有很多讓人非議的行為,比如大力鼓吹提高居民應繳的每月醫療保費,以至政府管理的醫保收費,一度居然超過了企業經營的NTUC Income的保險費,去年索性將政府的醫保全部移給兩家企業經營。這個衛生部長還鼓吹要在印尼等地購買地塊,興建老人區,將新加坡無人照顧的老人全遷到外國去。如此一來,新加坡的世界一流的城市形象自然得到維護。在NKF(腎臟基金會)的醜聞中,衛生部多年一直扮演NKF的支持角色,對民間廣為散佈的貪污腐敗事件不聞不問。及至東窗事發,還是NKF的執行長自行辭職,衛生部作為主管部門沒有採取主動行為。 象許文遠這樣的部長,能夠取得這次大選的最高得票率,實在是對新加坡議會民主制度的莫大諷剌!讓我來分析一下執政的李光耀人民行動党取得選舉勝利的主要原因:1:對媒體的絕對控制。新加坡只有兩大媒體集團,報業控股,新傳媒,一家以報紙為主,一家以電視廣播為主。兩家都由政府100%控制,不僅如此,政府還要想方設法避免兩家媒體之間的業務競爭,同時由大批秘密員警直接進入媒體工作,同步審查新聞稿件,從這種控制程度看,新加坡的媒體控制程式甚至超過了中共對媒體的控制。在記者無國界的新聞自由度排名榜中,在170多個國家中,新加坡名列140。 在競選期間,媒體上雖然也有反對黨的觀點與圖片,但是觀點往往只摘一個片斷詞句,給人以反對黨偏激之感,圖片,錄影,也常常選擇發言人翻眼皮思考時奇怪表情,講話中偶爾出現結巴停頓之處,明顯地起到了醜化的作用。所以一些有選戰經驗的反對黨領袖。如劉程強,只能儘量回避媒體採訪,以免被其故意醜化。 隨著網上媒體的興起,讓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非常恐懼,在選舉提名日前,特別宣佈反對黨使用網上播客,網上新聞等方式進行競爭是非法的。這種公開用政策壓制互聯網的某幾項新技術,也是全世界獨此一家的笑話。 新加坡的反對黨主要靠選舉前幾天的群眾大會傳播自已的政治理念。反對黨的群眾大會是激動人心的,特別是工人党的大會,每一場都有好幾萬的熱情聽眾,人數最多時高達10萬人以上,即使天降大雨,幾萬聽眾依然雷打不動,站在泥濘的草地上歡呼鼓掌。 對比執政黨的群眾大會,儘管執政黨費盡心機,每到雨天就在草地上鋪上木板,午餐時段在金融中心區這樣的黃金地段組織集會等等。但以筆者的個人觀察,從未見到執政黨的集會有超過1000人的聽眾,與反對黨的人氣相差百倍以上。 但是群眾大會實在不是一種有效的現代政治宣傳工具。筆者參加過兩次反對黨的群眾大會,準時到場,會場已經人山人海,只能擠在週邊,根本聽不清臺上說些什麼。而且在短時內,演講者要分別使用英文,華文,馬來文,泰米爾語向不同民族的聽眾解說,從時間上,也遠遠不夠反對黨完整充分地表達其政綱思想。 政府媒體對群眾大會只是作隻言片語的報導,甚至故意撒謊,將幾萬人的大會說成幾千人的大會。沒有現代媒體的深入報導,群眾大會只是流於形式的一種老式政治動員,對執政黨的票箱影響不大。也正因此,執政黨可以允許反對黨組織大規模的集會。總而言之,媒體的控制,是執政黨最強有力的武器。 2,充足的政黨財力 在競爭期間,筆者從未收到任何反對黨的宣傳資料,卻收到兩次執行黨的宣傳村料,一次在商場,一次在家裏。執政黨有充分的財力印刷宣傳手冊,然後雇一批人,逐家逐戶地遞送。而反對黨只是候選人親自一家一家地訪談,這樣訪談的效率非常低,覆蓋面很小。希望下一屆大選時,反對黨能夠量力而行,在一些重點選區也使用手冊分發方式,進行地毯式的密集覆蓋,不要採用街頭零星發放的方式。 3,組屋翻新與分紅。 1991年,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只有61%,是歷史上最低的一次,於是在97年選舉中,執政黨赤裸裸地將選票與組屋翻新掛鈎,公開宣佈投票支持反對黨的選區,將得不到政府的社區與組屋翻新支持,淪落為貧民區。由於這種翻新,意味著每一個家庭的房產會升值數千元到數萬元,對絕大多數選民是有強大的現實壓力的。 另外,在選舉前幾天,政府宣佈大規模的財政盈餘分紅計畫,全國一半以上人口分到800-4000元。通過這些手段,等於是利用政府的公款,為政黨的利益服務,變相的勒索,賄選。 4,選區制度。 從80年代採用用集選區制度,使得反對黨面對大選區競爭,人才不足,難於抗爭。另外政府每一次選舉後都變化選區分割,比如97年靜山區執政黨險勝反對黨,到了2001年,就將這個選區分割成小選區了。而選區劃分常常只是在選前幾周,使得反對黨沒有足夠的時間做爭取選民的工作。不過我個人覺得,單選區集選區劃分,只要選區穩定了,對反對黨未來成長沒有太大有負面影響。單選區使得反對黨精英多年來只能固守老選區,無法分身進入新選區。而一旦反對黨進入一個集選區,就會有多位新議員入選,然後這些在職反對黨議員在下一屆選舉中可以分攻其他各區,迅速擴大影響。 5,流言與恐懼 很難想像,在新加坡這樣一個自稱為世界一流的現代資訊社會,各種耳口相傳的流言,可以在短時間內不脛而走,引起成千上萬的人到某處大樓排隊。這正是新加坡政府控制媒體長期歪曲事實,失去公信力的一個絕佳寫照。 但是另一方面,流言是與高壓政治相伴而來的,在誹謗罪的恐懼壓力下,不利於政府的流言很難傳開,而不利於反對黨的流言卻可以放心傳播,比如選票上有系列號,是被監控的,如果不投票給執行黨,就會被變相懲罰云云,這類傳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反對黨人士大多數面臨巨大的心理與家庭壓力。這次選舉,仍有的民主聯盟的一位提名人在提名當日含淚放棄,因為家人的恐懼壓力太大。 6:利用法律整肅異已 當然,人民的恐懼不是沒有來由的。長期以來,執政黨就擅長於採用雞蛋裏挑骨頭的方式來整肅反對黨。幾乎每一次大選,都有一兩個反對黨人士因為人品問題丟了工作,因為誹謗等罪名被罰得傾家蕩產,要麼坐牢,要麼流亡國外。甚至一些獨立人士,想參與政治,也會被政府整得灰頭土臉,比如去年的總統競選,除了現任總統納丹,本來還有三個平民參選,但是三個人都被選舉委員會以資格不夠為由拒絕。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裕廊集團前財務總監關玉麟。李顯龍公開在媒體上挑撥關玉麟的幾位前雇主出來打擊關玉麟,這些雇主也實在找不出什麼實質藉口,只能牽強地說關玉麟有野心,工作能力不強云云,結果雙方互打名譽官司,官司沒有結果,關玉麟卻失去競爭資格。試想,如果關玉麟是一個自已開大公司的老闆,政府是否還可以挑撥他的客戶出來罵幾句,達到同樣的效果?如此下三濫的手段下,使81 歲的納丹在沒有競爭的情形下,第三次連任總統。這次競選中,在政府媒體操控下,所有選民的注意力,都被從國計民生的大事上引開了,引到一位反對黨候選人戈麥斯(Gomez)的表格提交事件。 事件的經歷是這樣: 工人党的戈麥斯作為印族候選人,到選舉局領取了一張少數族裔的表格,填完表格時,因為記者要採訪,戈麥斯隨手將表格放進檔袋,接受採訪,然後忘記提交表格,就離開了。到了提名日,戈麥斯問選舉局官員是否收到表格了,選舉局官員說沒有,戈麥斯說如果官員把表格搞丟了,後果自負,然後留下手機號,請官員再仔細找一下看看,然後通知他。 選舉局官員通過監控錄影,確認戈麥斯沒有提交,於是先設了一個錄音電話的局,然後打電話給戈麥斯,沒有直接告訴他錄影結果,而是誘使戈麥斯再解釋一下事件經過。戈麥斯在解釋說自已當場填寫了表格並提交了,身邊還有同事林瑞蓮,同時還明確提到有一台錄影機。然後選舉局的官員才說,他們已經看了錄影,表格沒有提交。戈麥斯這時說:我很高興聽到你的解釋,那我自已再找找吧。 這些錄音電話,錄影資料都由政府立即在媒體上完全公開,作為攻擊戈麥斯人品的炮彈。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看得出,戈麥斯電話錄音時,已經主動先提醒選舉局有錄影帶可查,他完全沒有理由在這種情形下撒謊。考慮到競選時間的短促,工作的繁重,戈麥斯忘記了是否已經提交那張已經填好表格,這完全是一件簡單的人為錯誤。 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人為失誤,被執政黨上升到整個反對黨的誠信問題,在報章電視上天天佔據頭條。在9天的選舉中,長達7天之久,內政部長,外交部長,總理李顯龍,資政李光耀,都公開指責,謾駡戈麥斯與整個工人党。直到執政黨的基層組織反映,這一事件可能引起選民反感了,執政黨才不得不在選舉前兩天暫時停止謾駡。而選舉日後第二天,戈麥斯即被警方扣押,以協迫公務員的罪名,連續審訊了七個小時,隨後又再次訊問了兩次,也訊問了工人党的主席林瑞蓮,劉程強等人(錄影顯示林瑞蓮在戈麥斯身邊等候他填表,後來先行離開,事件中林瑞蓮也沒有貿然證明戈麥斯已經交表。)這樣一件雞毛蒜皮的事,被警方弄了一個星期,直到 5月12日,實在找不出更多的事實證明戈麥斯撒謊,才宣佈給他一個口頭警告,然後放行。 令人氣憤的是,李光耀在警方已經放行後,昨天繼續在中國發表評論,辱駡戈麥斯是一個撒謊者,挑戰戈麥斯來告他誹謗罪。作為一個律師出身的人,李光耀與反對黨打過幾十年的誹謗官司,他清楚地知道,在這一事件中要證明戈麥斯撒謊,必須有證據證明戈麥斯是故意說假話,而不是無心犯錯。李光耀在這一點上有舉證的義務。而警方在一個星期的反復調查後,也找不出絲毫證據證明這一點。李光耀清楚地知道提暢言論自由的戈麥斯與工人党都不願意,也沒有財力在新加坡控告他誹謗,那實在是以卵擊石,因為工人党的主席已經多次公開表達了工人党立場,即政黨應著眼選民關心的國計民生大事,不要將精力與財力放在這種無聊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爭執。李光耀在這一事件中多方辱駡政治對手,行為低級,表現蠻橫,就象一個街頭找人打架的流氓。 我將這個以政客誠信問題作為打壓工具列在最後一條,因為這是一條李光耀執政黨最蠱或人心的鎮壓手段。嚴查反對黨人士的人品,只允許有高尚人格的參與新加坡政治,這種要求難道不正當嗎?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的政要,過去十年來,哪一個政客誠信醜聞最大?我看是克林頓的拉鏈門事件,搞得他差點被國會彈劾了。毫無疑問,克林頓的誠信形象,是比不上李光耀的光輝形象的,克林頓那碼爛事,要是放在新加坡,屁股早就被新加坡法庭鞭打爛了。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世界上還有比李光耀形象更高大的領導人,比如北朝鮮的金正日,那在北朝鮮國民心目中,人格已經上升到神格的頂點。 但是如果考慮到領導人對世界政治經濟的貢獻,克林頓居然也能濟身美國歷史上十大總統之列,因為這個爛仔八年在位,居然為美國經濟帶來戰後最強勁的復蘇,網路新經濟正是在克林頓的任上蓬勃發展的。至於李光耀,雖然趕不上克林頓,比起金正日,還是信心滿滿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一個政府極度推銷領導者人品高尚,道德偉大之類的空貨,那麼這個政府就多多少少有點邪味。 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偉人,聖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會犯錯,所以才需要民主來制約人性之惡,選舉不過是從兩個性惡的人中選一個相對不太惡的,委以有限的權利,一旦這個人惡性大發作,還能及時將他換下。 在美國的民主政治下,不僅克林頓,雷根這樣的平凡小人物可以選上總統,就連十八歲的中學生,22歲的脫衣舞女,都敢站出來競爭市長,這種新聞看多了,大家也見怪不怪了。而且即使真的選上這樣一個笨蛋廢物,美國政治仍然平穩運行,這就是民主政治的魅力:保持一個國家強盛的,不是靠某個政客的偉大道德,而是一套強健的,有糾錯功能的民主制度。 新加坡政府拿著放大鏡,顯微鏡來觀察每一個反對黨的候選人,自然總能挖出一些凡人醜事,然後放在媒體上醜化對方人格。如果是真正的民主政治,這也沒什麼。問題是對執政黨議員,人民是否有機會也拿起顯微鏡,放大鏡來看一下?以新加坡嚴厲的誹謗罪名,人民與反對黨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機會。比如NKF案件,杜萊的高薪與腐敗,早就傳聞數年了,但是杜萊居然可以兩次以誹謗罪將批評者告上法庭,壓服對方,只因為被告的一方是平民百姓,拿不到任何實質性的證據。而現在杜萊真的倒臺了,一件件聳人聽聞的腐敗貪污案例全擺上了桌面了。 所以,李光耀多年來自我標榜為廉潔政府,我們旁觀者完全可以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沒有新聞自由,沒有言論自由,誰知道行動黨中有多少貪官。如果你相信民主制度中人性惡的假設,我們理應假設這些沖著百萬高薪而工作的部長,全部是貪婪無比的!至於李光耀本人,關於那幾套公寓的百萬元折扣問題,還遠遠沒有向人民交待清楚。 如果要說政治騙子,李光耀自已撒的一個最大的謊,就是他自已的回憶錄的標題“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 如果真的按照毛澤東的三個世界劃分方法,連英法日都只是第二世界,美蘇才是第一世界,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永遠都在第三世界。 如果以國家的經濟繁榮發展而言,很多中國人都誤以為新加坡四十多年前建國時,就象中國深圳一樣,是個一文不名的小漁村。其實新加坡早在1825年就開埠了,比香港還早了10多年。早在19世紀,由於萊佛士採用了自由港免稅政策,新加坡就迅速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城市。到了1923年李光耀出生時,新加坡早已經與東京,香港一樣,是亞洲經濟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了。英國人萊佛士才真正是新加坡的Founding Father,功不可抹。李光耀將這個具有180多年開放歷史的港口城市繁榮,歸結於自已四十多年的鐵腕統治,這是他公開對世人撒下的彌天大謊。 選舉過後,李光耀在中國訪問,再次以中共經濟改革開放的引路人身份自居,到處指手劃腳,大言不慚。事實上任何一個對中國經濟改革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過去二十幾年,真正大筆中國,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火車頭作用的,是香港與臺灣商人。他們在中國高達數千億美元之巨,大量開廠,引起國外技術,再將產出品輸往歐美市場,他們是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最大功臣。而新加坡在中國最大就是蘇州工業園,不過幾億美元,在新加坡政府經營下,以巨額虧損告敗,再急急忙忙地將這個爛攤子盤給中國政府去自營,這個寫在李光耀回憶錄中的實例,說明了新加坡那一套,不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對中國改革開放幫助不大。 從國際市場上看,香港,臺灣這些華人經濟體的表現完全不遜色於新加坡,說明新加坡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成長,並不是離了李光耀就不行的。雖然香港臺灣的民主政治讓人眼花,但這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如果去比較一下經濟發展速度,這二年港臺的經濟發展速度甚至還稍勝於新加坡。 李光耀的中國之行,再一次吹噓自已如何努力學習中文。其實,李光耀應該更全面地介紹一下自已一家學習語言的經歷,以傳教中國年輕人嘛。 1942年,日本攻佔新加坡。李光耀以為這個新加坡從此就是日本人的天下了,於是就開始埋頭學習日文。沒想到日本人只占了三年就垮臺了,李光耀這日文算是白學了。60年代,當長子李顯龍讀高中時,李光耀以為蘇聯前程似錦,偷偷要求兒子學習俄語。結果前蘇聯垮臺了,李顯龍自已也承認,這又是白費時間。80年代初,當中共開始改革開放時,李光耀強迫大批華校關門,包括著名的南洋大學。結果十幾年後,發現中國經濟崛起了,新加坡人的華文又太差了,爭不過香港人,臺灣人。 其實,透過語言學習,我們正好看出這個自許眼界超人的政客在一生中投機軌跡,他真的對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瞭若指掌嗎?我看未必。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李光耀作為一個政客,對鎮壓反對黨,打壓異已的手段,是非常瞭解的。1956年10月4日,還是反對黨的李光耀,年僅33歲,在立法會討論中,對當時執政的首席部長馬紹爾說了這樣一段反抗名言: Repression, Sir is a habit that grows. I am told it is like making love-it is always easier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time there may be pangs of conscience, a sense of guilt. But once embarked on this course with constant repetition you get more and more brazen in the attack.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dissolve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 and banish and detain the key political workers in these societies. Then miraculously everything is tranquil on the surface. Then an intimidated press and the government-controlled radio together can regularly sing your praises, and slowly and steadily the people are made to forget the evil thing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one, or if these things are referred to again they're conveniently distorted and distorted with impunity, because there will be no opposition to contradict. “鎮壓,是一種日益成長的習慣。我聽說幹這事就象作愛,第二次肯定容易些!第一次有些良心上的創痛呀,負罪感什麼的。但是一旦搞上了,重複搞幾次,你就會越來越厚顏無恥,放手大搞了。你要作的全部工作,就是解散各類組織協會,驅逐拘押這些協會中的骨幹人士。於是,社會表面上就奇跡般地平靜了。然後,被脅迫的報章,政府掌控的電臺開始天天給你唱頌歌,慢慢地人民就將你幹的這些邪惡的勾當忘光了,如果居然還有人提起這些事,你儘管歪曲事實地辯解吧,沒有不良後果,因為,根本就沒有反對黨出來跟你辯白。” 看到這些評論,不得不承認,年輕的李光耀,當時是一個閃耀著政治智慧的明星。在網上,我們還可以找到他早年鼓吹民主政治的精彩言論,比如: “If you believe in democracy, you must believe in it unconditionally. If you believe that men should be free, then, they should have the right of free association, of free speech, of free publication." 如果你相信民主,就應該無條件地相信它!如果你相信人是生而自由,那麼,他就應該擁有結社權利,言論自由,出版自由。 更多李光耀的宏論在這:http://en.wikiquote.org/wiki/Lee_Kuan_Yew 如果李光耀能夠再次肯定自已曾經說過的這些話不是謊言,那麼,在李光耀的生命最具創造力的年代,在新加坡共和國站在他所聲稱的經濟騰飛的起點時,李光耀與人民行動黨,都懷著滿腔的民主政治的熱情,向當時的殖民統治者抗爭。正是這種熱情,讓當時的新加坡人民選擇了他,正是這種熱情推動這個年輕共和國的建設,他是否應該將這種寶貴的,真實的歷史經驗,坦白地告訴他的中國聽眾? 1959年時,年僅36歲的李光耀當上了新加坡自治政府的總理,經過四十多年的漫長統治,這個83歲的老人,卻固執地強握著權柄,不願放棄,甚至走到自已 當年所追求的民主政治的反面。前文中的每一句批判名言,都鞭劈入裏的刻畫了當今人民行動黨對反對黨的惡意打壓。 回顧歷史,我們不僅要問一下李光耀: 您到底是在50年代時,因為欺騙人民而取得了第一次權力,還是在21世紀,為了保住李家的權力,而欺騙了人民? 誰才是新加坡最大的騙子,是那個經受了警方一個星期盤查的反對黨戈麥斯,還是您李光耀資政? 最後,讓我說一句公道話,即使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大騙子,也不應該抹殺他這麼多年對新加坡經濟建設的成就。就象克林頓雖然在國會中就拉鏈門事件撒謊了,但是人民仍然記住了他有功於美國的經濟復蘇。世界上絕大多數政客,與外交官一樣,不得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時時用冠冕堂皇的道理掩蓋見不得人的私貨。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成熟公民,我們應該接受政客的錯誤。李顯龍總理仍然是一個有作為的總理。只是,我們希望李家父子能為新加坡的長遠前景考慮,逐步放寬對反對黨的打壓,減少對媒體的管制,讓反對黨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壯大,一步步增加其在國會中的議席。如果反對黨總是被打壓,醜化成一個畸型的政治怪物,那不僅是反對黨的恥辱,那更是新加坡的恥辱,是華人社會的恥辱,也是你們執政黨的恥辱! 我希望中國人民,不要被李光耀那些反民主政治的空話假話所誤導,要直接從新加坡這樣一個華人社會的政治生態演變中汲取經驗教訓,新加坡的政治雖然也是醜陋不堪的,但這裏幾十年來一直就允許反對黨合法註冊,公開集會,競爭國會議席,這在中國政治體制中仍是遙遙無期的大事。中共政府,也可以從這裏學習到一些有價值的經驗,反對黨,自由集會,不是什麼不可操控怪物,不是說一搞議會民主,中共就會迅速垮臺了。人民行動黨允許這些事物存在了四十多年,政權依然穩固,對統治者的廉潔政治,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至於對於新加坡人,實在報歉,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命名的醜陋的新加坡政治,我完全是被李光耀近日對反對黨的粗暴言行所激怒了, 對於新加坡領導人,用詞可能比較刻薄些,希望大家包容。同時,我更期待新加坡人給予反對黨人士一些包容支持,甚至包括徐順全的民主黨,也許他的言論激烈了些,過分了些,不合大多數新加坡人四平八穩口味,但是,正如青年李光耀所鼓吹的一樣,徐順全有他與生俱來的言論自由。我們未必贊成徐順全的言論內容,但我們必須捍衛徐順全言論自由的權利。執政黨是否腐敗?徐順全肯定拿不出證據,你也拿不出證據,正如一年前沒有一個平民百姓可以拿出NKF的腐敗證據。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強勢的政府領導下,所有的證據只有政府才掌握,政府不拿出來,誰也沒辦法。給反對黨一點空間,就是給人民自已多一點空間,給執政黨多一分制約,就是給新加坡的子孫後代多一份保障!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中國作曲家陳曉勇(元為中國音樂史報告)
陳曉勇略述
謝昀倫
生平簡介:旅德中國作曲家陳曉勇,1955年生於北京,198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於同年赴德深造,入國力漢堡音樂戲劇學院,授業於著名作曲家Gyorgy Ligeti。在學期間,他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於Donaueschinger音樂節中首演,獲得極高聲譽。此後,來自歐亞的音樂節以及演奏團體之委約紛紛湧至。
陳曉勇旅德多年,譽滿全球。他於1992年獲得西德電台頒發的「WDR創作大獎」(the Composition Prize of the Forum Yong Composers of West-German-Radio)
、1993年與Ligeti同獲「卡斯卡作曲成就獎」(Kaske Prize Munich),更於1995年獲得政府每四年頒發一次的「巴哈作曲成就獎」(J.S.Bach Prize)。
重要創作:
1989 Duet for Cheng and Violin
1994 {Warp} for Chamber and Ensemble
1996 Four pieces for piano (From the diary l)
Circuit Fuer Cheng solo
Evapora
1998 Invisible Landscapes
作品風格:陳曉勇自己曾表示,他最偏愛的音樂風格是「淡」,這種「淡」有點像中國化之佛家哲學中的「空」。陳氏認為:「空」並非一無所有的「空洞」,而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因此,他在創作時,雖重視樂曲的形式和結構,卻能讓設計的過程不著痕跡,呈現出自然的進行和發展。另外,陳曉勇試圖在中國傳統音樂、西方古典音樂以及現代新音樂中,尋找新的支點,這種不斷從不同音樂文化當中吸取精髓,尋求自我創作語彙之圓熟的過程,使陳曉勇的作品,較許多同輩中國作曲家們,具有更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陳氏的作品,通常都源於一個非常單純的想法或概念,並將此理念作極細膩、深刻的運用和開發。他再樂器之各種不同音色,及陌生化音響的使用上,十分謹慎、精鍊,已確保這些聲音在音樂上的意義,且符合此樂器之特性。
參考資料:http://www.yishujie.com/print.php?auto_id=218 於5/9查閱、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a} Bremen. Work by Xiaoyong Chen
謝昀倫
生平簡介:旅德中國作曲家陳曉勇,1955年生於北京,198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於同年赴德深造,入國力漢堡音樂戲劇學院,授業於著名作曲家Gyorgy Ligeti。在學期間,他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於Donaueschinger音樂節中首演,獲得極高聲譽。此後,來自歐亞的音樂節以及演奏團體之委約紛紛湧至。
陳曉勇旅德多年,譽滿全球。他於1992年獲得西德電台頒發的「WDR創作大獎」(the Composition Prize of the Forum Yong Composers of West-German-Radio)
、1993年與Ligeti同獲「卡斯卡作曲成就獎」(Kaske Prize Munich),更於1995年獲得政府每四年頒發一次的「巴哈作曲成就獎」(J.S.Bach Prize)。
重要創作:
1989 Duet for Cheng and Violin
1994 {Warp} for Chamber and Ensemble
1996 Four pieces for piano (From the diary l)
Circuit Fuer Cheng solo
Evapora
1998 Invisible Landscapes
作品風格:陳曉勇自己曾表示,他最偏愛的音樂風格是「淡」,這種「淡」有點像中國化之佛家哲學中的「空」。陳氏認為:「空」並非一無所有的「空洞」,而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因此,他在創作時,雖重視樂曲的形式和結構,卻能讓設計的過程不著痕跡,呈現出自然的進行和發展。另外,陳曉勇試圖在中國傳統音樂、西方古典音樂以及現代新音樂中,尋找新的支點,這種不斷從不同音樂文化當中吸取精髓,尋求自我創作語彙之圓熟的過程,使陳曉勇的作品,較許多同輩中國作曲家們,具有更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陳氏的作品,通常都源於一個非常單純的想法或概念,並將此理念作極細膩、深刻的運用和開發。他再樂器之各種不同音色,及陌生化音響的使用上,十分謹慎、精鍊,已確保這些聲音在音樂上的意義,且符合此樂器之特性。
參考資料:http://www.yishujie.com/print.php?auto_id=218 於5/9查閱、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a} Bremen. Work by Xiaoyong Chen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Toccata III
Shshshshevvvvvvvveshshshshevvvvvvvvishshshshavvvvvvvvoaaaaaaaaaaaaaaaaaaeeeeeeeeeeeeeeeeeeiiiiiiiiiiiiiiiiiiiioooooooooooooooooooooooouuuuuuuuuuuuuuuuuuvvvvvvvvvvevvvvvvvvyththththevvvvvvvvoththththyvvvvvvvvvvvvueththththththththovvvvvvvvvvxvzxvzvxxzvxvzerrvvrrvvrrvvrrvvrrvvrrvvevvrrvvrrvvrrvvrrvvrrvvrryvxvxzxzxvxvxzxzxvxvxzxzxvxvxzxzxieshschschshshschschshshschschshvzzvvxxvvzzvvxxvvzzvvxxevvvzzzzzzvvvvvvxxxxxxvvvoxxxxxxxxxxxxxeshshshshshshshshixxxxxxxxxxxxysh Shshshshshshshshschschschscheshshshshshshshshschschschschschscheschschschschaqqqqqqqqqqqqqqqqeqqqqqqqqqqqqqqqqu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uschschschschshshshshshshshshischschshshschschshshtschtschtschtschtschtschtschshuecheschtschsxsxsxsxsxsxsxsxzxzxzxzxzxzxzxzxeuxsxsxsxsxsxsxsxsxzxzxzxzxzxzxzexezai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ghghghghghghgheghghfefefefefefefefeghghghghghghghghghghghghefefefefefefefefeghghghghghghghgheqqqqqqqqqqqqqqqqqqqqqqqque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uachchchchchchchchshshshshshshshshichchchchchchchchschschschschchchschschaochchchchchchchch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ththththththththththththeiththththththth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fe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yfefefefefefefefefefef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vvvvvvaaaaaaaaaaaavvvveeeeeeeeeeeeeeeeeeeeeevvvvvvvvvve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eeeeoooooooooeeeeeeeeooooooooooooovvvvvvxvxvxvxevxvxvxvxevoxoxvxovovxxxxxxevxvxveaaaaaaaaaaaaafefefefefe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thoshshshshshshshsheththththeaithethththyshchshchshchshchshchshchshchshchyathchthchshchshchthchthchthchthchoeshchsheshchshchutchtchtchtchtchtchtchtchyshchshchthchthchshchshchthchthchshchoythchshchothchayshchthchtchschtchtchtchtchschschschschtchtchtchtchautchtchtchteechchtchtchthethththththththoytchtchtchtchtchtchtchtchschaeshzxzxzxzxzxeshzxzxzxieknknknknommmmmmmmmmmmmmmmmmmmmmummmmmmmmmmmmmmmezayshchshchshchshchzzzzzzzzzzozzzzzzshchzzzzzzzzzzzz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ezhzhzhzhzhzhzhzhzhzhzhzhe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e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yknknknknknknknknknknua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bmbmeuymbmbmbyshshshshchchchchchshchshchshchshchchchchuaaaaaaaaaaaaaaaachchchch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baabbbabbbbbbbaaaaaaaaaaaaaaaaaaaaaahalllllllllllllllllullollllllllllelllllllllllllllllelllelllllllllalllllllllllllllluelllllllllllllyllllaaaaaaaaaaaaaaaaaalllllllwaylllllllllaalllllllallllllllllaaaaaaaaaallllllllllll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zxzxzzxxzzzzxxxxzzzzzzxxxxxxzzzzzzxxxxxxxxezxzzxxzzzxxxzzzzzxxxexxzzzzzzzzxxxxxxxxechshshshchchchchchshshshshshshshshechchchchchoyaaaaaaaaafffffffffffffffffffffffeaw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fffcfffffffffffffaaaaaaaaafefffffefffffefefewfefffffefffffewffffeffffefefefefefemmmmmmmmmmmmmmmmaem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vvvvvveaevvwa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abbeebbbbbbbbvvvvvvvvvvbbbbbbbbbbvvvvvvhzhzhzhzhzhzhzhzhzhzhzh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ezzzzzzzzzzzzzzzzzzzz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mmmmeemmmmmmmmmmmmmmmuy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amavve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ththththvevvvve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aaaaaaaaeeeeeeeeeeeeeeeeeeeeeeeeooooooooo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ooooooooovvvvvvvevvvvvththththvvvvvvvovththveshe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u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aaqqu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eshshechchepheshshshshpho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阿阿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aaaaaa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呀啊啊呀呀啊啊呀呀啊啊呀呀啊啊呀呀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阿啊啊啊啊啊啊啊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yay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yayay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yayayayayaaaaaaa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aayayayayayay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yayayayayayayay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o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aaaaaaaaaaaaaaaaaaaaaaaayeeeeeeeeee啊啊啊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aaaaaaaaaaaaaaaaaaaeeeeeeeeeeeeaaaaaaaaa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yaezzzzzzzzzzzzzezzzshshshshshshshshzzzzzzzzezzzzzzzzzshshshshshshshshzzzzhzhzhzhzhzhzhzhzhzheeeeeeeeeeeeeeaaaaaaaaaaaaaaaaaeeeiiiiiiiieieieiiiiiieeeeeeoooooooorrrrrrrrrroooooooooooeoeueoeueoeueoeueezhzhzhzhzhzhzhzhzhqqqqqqqqqqqefdhdhdhdhdhdhdhdhtheaththththththththdhdhae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oydhdhdhdhdhdhdhdhdhe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abbbbbbbedhdhdhdhdhoe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dhedhdhdhdhdhdhdhdhemmmmmmmmmmmmmmmmmeknknknknknknknknknenknknknknknknknknknkne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ommmmmmmmmmmmmmmmmmmmmmu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bbbbbubbbbbbbbbbbbbbbbbbbbbummmmmmmmmmmmmmmmmmmmeymmmmknknknaeknemmmmmmknknknemknmmmmmmmmmmmmmmmmmmmmmoymmmmmmmmmmmmmmmmmmmuammmmmmmmmmmmmmmmmmmmmmmmue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uknknknknknknknknknknknknmmmmknknknknoemoemmmmmmmknknknkhzhze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yknknknknknknknknknknua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mmmmoammmmmeknknknknknknknknaymmmmmmmmmaaaaaaaaaaaaaaahaaaaaaababbbaaaaaaaaaaaaaaaaaaaaahaaaaaaaaaaaaaaabbbbbbbbbbbbbbbaaabbbaaaaaaaaaaaaaaaaaaachchchchaaaaaaaaaaaaaaaaaachchchchchchchch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baabbbabbbbbbbaaaaaaaaaaaaaaaaaaaaaahalllllllllllllllllullollllllllllelllllllllllllllllelllelllllllllalllllllllllllllluelllllllllllllyllllaaaaaaaaaaaaaaaaaalllllllwaylllllllllaalllllllallllllllllaaaaaaaaaallllllllllll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mmmmmmmaaammmmmmmmmmmmmammmmmmeknknknknkn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zzzzzzzzzzzzzzzzzexxxxxaaaaaaaaaaaaaaaaknknknknknknknknaaawwaaaaaaaaaaaaaaaaaaaaaatschtschschaatschschthchschtschsch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ghghghghghghghghgghghghghghghghgheghegheghgeegegefffffffffffffffffffffffeaw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fffcfffffffffffffaaaaaaaaaaaaaaaaaffffffffffwaaaaaaaaaaaaaaaaffffffffffefefefefffffffffefefefefefeffffffffefefeffeffffffffefffffefffffefefewfefffffefffffewffffeffffefefefefefemmmmmmmmmmmmmmmmaemmmmmmmwawmmmmmmmmmkmkmkmkmknknknknknknknknkmkmkmkmknknknevvvvvvvvvvwa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vvvvvveaevvwa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abbeebbbbbbbbvvvvvvvvvvbbbbbbbbbbvvvvvvvvvvbbbbbbbbbbvvvvvvvvvvbbbbbbbbe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a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e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zh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o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knknknknkneknknknknknkna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ueknknknknwa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mmmmeemmmmmmmmmmmmmmmuy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amamammmmmmmmmmmmmmmmmmmmmmmae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vvve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ththththvevvvve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vththththvvvvvvvththththvvvvvvvovththveshe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u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aaqqu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shshchchchchshsheshshechchepherqqqqqqqqqqua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aaqqushshehchchchchshshshshchre(語音系統讀此文時,一人即興加入吹瓶和泛音演唱,並隨機開啟及關閉收音機,使之播放一或數個廣播節目,並以輕聲交談結束樂曲)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Toccata II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i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e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e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i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knemmknmmknmmknmmknmmknmmknmmknmmknmmmmknknmmmmknknmmknmemmmmknknmmmmknknmmmmknknmmmmknknmmmmmmknknknmmmmmmknemmmmmmknknknmmmmmmknknknmmmmmmmmknknknknmmmmmmmmknkneymmmmmmmmknknknknmmmmmmmmknknknknmmmmmmmmmmknknknknknmenei摨nei摨nei摨nei摨nue衄nue衄nue衄nue衄noe哢noe哢noe哢noe哢mmmmmmmmmmmmmmmmknknknknknknknknmmmmmmmmmmmmmmmmkneknknknknknknknknmmmmmmmmmmmmmmmmknknknknmmmmmmmmmmmmemmmmmmmmean maotoeying henntzongming 貓頭鷹很聰明ooooooooooooooooiiiiiiiiiiiiiiiiooooooooooooooooouuuuuuuuuuuuuuuuwuwuwuwwuwwwuwwwwuwuwuwuwwwwuwwuwwuwwuwuuwwuuwwuuwwuuwwuuwwwwwww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yyyyyyyyyiiiiiiiiiiiiiiiiiyyyyyyyiyiyiyyiyyiyiiyiiyyiiyyiiyyyyyyyyyyyyyyyyiiiiiiiiiiiiiiiiiiiiiiiiyyyyyyyyeeeeeeeeeeeeeeeeeeeyeyeyeyeyeyeyeyeyeyeyeyeyeyeyeye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ei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ieieieiieieieieeieieieiieieieieaiaiaiaiiaiaiaiaaiaiaiaiiaiaiaiawoh shie hwan maotoeying我喜歡貓頭鷹aaaaaaaaaaaaaaaaeeeeeeeeeeeeeeeeeeaeaeaeaeaeaeaaaeaeaeaeaeaeaaeeaaeeaaeeaaeeaaeeaaeeaaeaeaeeaeaeaeaeaeaoeooooooooooooooooooeoeoeoaoaoaoeoeoaoeoeoeoaoeoeoeoeoeoeoejjjjjjjjjjjjjjjjjjerrrrrrrrrrrrrrrrrrrrrrr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eoaoeoeoeoeoaoaoaoooaoeoaoa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aaaaaaaaaaaaaaaaaooooooooooooooooooeueueueueueueueu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euueueueueueueueue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o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u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ㄅ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ㄣ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ㄐ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eㄇmmmmmmmmmmmmaㄧ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iiiiiiiiii1iiiiㄝ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yyyyyyyyyyyyyyyyyyyxyyywwwwwwyyyyyyyyyyyyywywywwyyyyyyyyyyyy誒wywywywywywywywyvvvvvvvvvvvvvvvvvve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誒vzvzvzvzvzvzzvzvvzzvzvzvzvzvzvzvvvzzvvzzzzvvvzzzvvvzvxvxxvxvvxvxvxxvvxveㄥknknknknooooooooㄥooooooooooooooknknknknㄥknknooooooknknㄥ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errrrrrrrrrrrrarrrrrrrrrrrrrrrirrrrrrrrrrrrorrrrrrrrrrrrrrrrrrrru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yererererrererereererererrererereararararrarararaararararrarararairriririrririririiriririrririririororororrorororoororororrorororoururururrurururuururururrurururuyryryryrryryryryyryryryrryryryryㄦvrvrvrvrervrvrvrvexrxrrxrxexvxvxverxrxrxrevrvxvxvrvrvxvxvrvrvxvxvrvrvxvxvryvpvpvpvpvpvppvpveppvvpvpvppvvvpppvvvepfpfpfpfpfpfpfphph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yyyyyy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eyay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kcesvvssvvssvvssvvssvvssvvssvvssvvsvtvtvtvttvvttvvttvvttvvtvttvvttvvttvtvvttvvtvttvtvevzzvvzzvvzzvvzvzzvzvvzvzzvzvvzvzzvzvvzvzvzzvzvzvzvaㄚkhkhkhkhkhkhkhkhevhvhvhvhvhvhvevffvvffvvffvvffvvffvvffve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iiiiiiiiiiiiiiiiiiiiiioooooooooooooooooooooooo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喝ㄏㄏ喝(語音系統同時月讀此文和一篇小說,並以一人即興加入泛音演唱)
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大一時接受華泛大學學生訪問之記錄
大崙心耕第九期大崙心耕
霜降菅芒,淚滴清月琴音流瀉舞曼波教育學程大事記 風沐雨潤苗成林慈暉引渡雛鳥飛
千錘百鍊焠英華 師話拼圖 書香心靈教育電影 五月風鈴,師培叮噹
譜出生命樂章
訪自信樂觀的 謝昀倫
文/ 採訪群:李宛瑾、曹于婷、蔡佳霖、劉贏升、黃淑卿、林靜宜
謝昀倫,先天視障,卻懂得用心譜出動人心弦的樂曲。小學六年級開始學習理論作曲;爾後,在國高中時期,共經歷六年的音樂資優班專業教育。目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學生,主修音樂作曲,副修鋼琴。曾獲第四屆總統教育獎、高市音樂大賞比賽演奏曲組第一名…等諸多獎項。
謝昀倫會走向音樂這條路的原因是,小時候哥哥在山葉音樂班學習,因為好奇,他也跟著上課;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音樂班的老師,發現他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於是便教他學習鋼琴,昀倫從此走入音樂領域裡,與鋼琴結下了一段「琴」緣。
作曲因緣
昀倫總是靠背譜來學習鋼琴,雖然,師長都認為他具有優異的音樂潛質,然而在學習鋼琴當中遇到比較困難的樂曲時,他仍照著老師教的方法,左手右手先分開來彈,然後重複彈奏老師所教授的指法,並用錄音機錄下來回去再聽,熟記那些指法的位置反覆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昀倫一直到上大學以前,都是靠著這種背譜苦練的方式來學習鋼琴,因為天生的資質與後天的努力,也才有後來在音樂路上的優異表現。直至高中畢業,老師介紹他認識一些在國外教點字樂譜的老師,因此接觸到較多的點字譜,且慢慢學習怎麼閱讀,爾後,因為昀倫主修作曲,就很少再背鋼琴譜了。
後來,他之所以會主修作曲,是因為在山葉鋼琴班中,有位老師教他一些基礎的合聲或是簡單的寫作手法,因此開始接觸作曲,開啟了他創作樂曲的興趣,於是,到了高中,昀倫便以理論作曲為主修科目,今年,他參加了大學甄試,順利考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希望在作曲的領域裡,能貢獻一己之力。
學習歷程
昀倫雖然在音樂方面有很優異的表現,但因他的求學生涯是同一般生一起學習的,所以比一般生更為辛苦,所幸在學習歷程中,他遇到了許多的好老師,運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學習,例如︰數學科。有時必需去做一些幾何學的圖形運算練習,以及像地理或物理化學這類的學科需要看地圖或是解說圖,因為昀倫看不見,所以有時他會一時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但昀倫依然專心聽課,下課後再去問老師請老師再說明一次,或者是請老師帶昀倫畫那些圖、或想辦法做出那些圖形的樣子,用一些方法排列出那些圖,或用一些較細的膠帶貼出那些圖形、或是請比較專業的老師,一些像視障的輔導老師就會做一些立體的地圖,讓可以他實際去觸摸、去感覺,幫助昀倫易於理解。至於在美術科方面,美術老師都會變通他們的教學方式,當昀倫不能了解課堂上教的某一些圖形時,老師為了讓他了解一些美術創作的來源,便讓他去閱讀一些故事或藝術方面的書,例如︰希臘羅馬的神話或是其它的一些故事。有時老師也會鼓勵他讀一些中國美術史,以及請家人唸一些書給他聽或者是他自己去讀一些點字書,試著去了解作者的創作來源或是創作風格。因為老師的協助及自我對於課業上的要求與努力,昀倫的學科成績總是保持一定的水準。
特教生的學習生涯總是比別人辛苦,昀倫也不例外,但他不氣餒,不僅比一般人花更多時間在課業上,也比一般人更勤於閱讀,他的老師說:「昀倫的諸多特質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博學。」雖然無法用眼睛閱讀影像和文字,然而,他卻能善用聽覺和心眼。大量的閱讀,豐富他的內涵,敏銳善感的思維,深刻他的心靈,昀倫用閱讀拓展他的音樂廣度。
創作來自深刻的心靈
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總是對於生活細微之處特別敏感,因為創作靈感來自很多生活上的感受,例如:舒適的風輕拂在臉上的感覺、早上起來吸到新鮮的空氣或是下雨過後空氣清新的氣味,又或者聽到別人的談話、或聽了一首詩…等。昀倫平常喜歡思考,很多生活經驗的累積,經過長時間的思索與消化,再加上一些想像力及自身感受後,都成為他平日創作的素材。然而,昀倫也覺得平時打下扎實的基礎也是重要的事,唯有如此,當好的素材出現時,就能馬上創作出新的曲子。對昀倫來說,創作的基礎訓練跟生活的體驗都是缺一不可的,一般人在生活體驗上都會有很多的感觸,但大多數人卻將那樣的感受埋藏在心裡,沒有把它表達出來,很有可能導致憂鬱的傾向,而昀倫通常都將他的想法、感受藉著音樂表達出來,就好像作文的一般,把那些感覺寫出來一樣,所以一定要從知道怎樣用工具把體會到的感覺表達出來給大家看、給大家聽;他認為如果從來不去感受生活、體悟生命的流動,將無法創作出好的音樂。
北藝大的生活
昀倫是北藝大有史以來第一位視障生,但因為台北藝術大學離淡江大學很近,淡大的盲生資源中心設備充裕,不論是學校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如點字書、筆記電腦、或筆記的點字板等都會提供給予援助。在環境適應方面,台北藝術大學的環境的特色是斜坡跟樓梯,而且有些地方沒有扶手或是有些地方在施工,地上會有磚塊或是坑洞等。昀倫剛開始搬到學校宿舍時,輔導中心請淡大資源中心的老師替昀倫作定向訓練,約花了三天的時間做練習,但是在北藝大生活還是有一些困難,例如走到系館需要經過很多的階梯;另外,要過馬路還得需要別人的協助。昀倫總是要求能自己做的事還是盡量靠自己,盡量不要麻煩同學,但學校的同學都蠻熱心,不吝惜地主動給予昀倫協助,幫他到達目的地。北藝大輔導中心的老師說,昀倫很客氣,並不常要求輔導室作協助,最多就是請同學幫忙印作業、校對或是借東西,除此之外就是跟老師聊天一起吃飯。老師在跟昀倫溝通上會特別注意詞語的描述,用較具體的詞句描述出來讓昀倫較能體會。輔導中心的老師也會特別請任課老師注意評量的方式以及盡量不隨便移動課桌椅,若老師在課堂上有寫板書的情形時,也會請同學幫助他,使其在學習上的障礙減到最小。老師提到最感動的一件事就是,昀倫說要泡咖啡給大家喝,就真的做出來了,他會視輔導中心有幾個人就泡幾杯咖啡,因為昀倫覺得在輔導室受到大家的照顧,他感受到不只要接受大家的幫助,他有能力了,也試著協助他人,這種感恩圖報的心最令老師感到相當值得與窩心。
感恩的心
昀倫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有親人的照護,還有許多人的關心與協助,「雖然,上帝關了我的眼睛,但卻賦予我靈敏的聽覺與反應,使我能走出自己的路」。海倫凱勒女士曾說:「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上大學之後,我會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期許自己在作曲領域有所貢獻,能將自己所感受的音樂之美與大家分享!我也期許自己,要讓生命發出最燦爛的光輝,展現出獨特的風貌,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如果有些許成就,更希望能激勵其他身心障礙者對自己更有信心,勇敢的克服生命中的每一個難關,並盡我所能協助需要幫助的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採訪小語~
昀倫是個思考正向,很陽光、很幽默,很有智慧的一個「普通人」。和他聊天久了,都不覺得他和我們有哪裡不一樣,他和普通的學生一樣,活潑,開朗,有朝氣,熱愛生命。我從他身上學到了面對問題的認真,對生活有多一層的思考。記憶最深刻的是在訪問他時,他會用很精練的語言和文字來回答我們的問題。 另外,昀倫不盲目的生活,他可以很認真的從小事,從生活經驗來充實生活,體驗生活,並從中找尋樂趣,這些都是我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 ~曹于婷
昀倫很感謝上天讓他先天就看不見,而不是突然看不到;也很感謝他父母不但沒有放棄他,反而盡心栽培他,讓他朝自己的興趣去發展。看到他這樣努力及開朗的個性讓我很慚愧,他不會去抱怨這樣的事實,但求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想選擇什麼樣的心情來度過每一天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學會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給自己多一點自信,每天選擇以微笑來迎接新的一天,也同時帶給別人更多的歡笑。 ~黃淑卿
昀倫並不覺得他失去了什麼,他正向的去思考事情,不因為他身體上的缺陷而自怨自艾,反而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並解決困難,這是我要好好向他學習的地方。 ~李宛瑾
聽他彈琴有一種感動,看他的手在琴鍵上滑動,聽他自己做的曲,感覺他是一個堅強的人。引用他對我說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每個人皆能夠活得多采多姿,要看你如何去面對你自己的生命價值。 ~林靜宜
從外表來看,昀倫也許跟一般的視障者毫無差別,但是跟他交談、接觸之後,才會發現他的內涵及深度。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彈奏自己編的曲子時,那種陶醉於其中的神情,以及當我聽他在解說曲子時,似乎也已經融入了他的音樂世界中,進入令人難忘的情境裡。我覺得昀倫是個很有思想的人,他身旁最好的朋友便是音樂和書籍,他常常引用書上的話在談話中。從老師的口中,知道昀倫對人對事都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也貼心地想要去照顧別人,我想,這是很難得的。 ~劉贏升
他是我見過講話最有哲理的一位視障生,總是能夠在回答我們的問題之後,拋出一句寓意極深的哲學話語來讓我們深思。他相信即使沒有雙眼,他仍舊能夠用「心」來看世界;「心」是他用來感受這個世界的方法,而他也非常享受自己想像中的世界。我想,在他的心中,一定有個美麗世界的藍圖,而這個世界,一定比我們真實的世界還要美麗且寬廣。 ~蔡佳霖
霜降菅芒,淚滴清月琴音流瀉舞曼波教育學程大事記 風沐雨潤苗成林慈暉引渡雛鳥飛
千錘百鍊焠英華 師話拼圖 書香心靈教育電影 五月風鈴,師培叮噹
譜出生命樂章
訪自信樂觀的 謝昀倫
文/ 採訪群:李宛瑾、曹于婷、蔡佳霖、劉贏升、黃淑卿、林靜宜
謝昀倫,先天視障,卻懂得用心譜出動人心弦的樂曲。小學六年級開始學習理論作曲;爾後,在國高中時期,共經歷六年的音樂資優班專業教育。目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學生,主修音樂作曲,副修鋼琴。曾獲第四屆總統教育獎、高市音樂大賞比賽演奏曲組第一名…等諸多獎項。
謝昀倫會走向音樂這條路的原因是,小時候哥哥在山葉音樂班學習,因為好奇,他也跟著上課;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音樂班的老師,發現他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於是便教他學習鋼琴,昀倫從此走入音樂領域裡,與鋼琴結下了一段「琴」緣。
作曲因緣
昀倫總是靠背譜來學習鋼琴,雖然,師長都認為他具有優異的音樂潛質,然而在學習鋼琴當中遇到比較困難的樂曲時,他仍照著老師教的方法,左手右手先分開來彈,然後重複彈奏老師所教授的指法,並用錄音機錄下來回去再聽,熟記那些指法的位置反覆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昀倫一直到上大學以前,都是靠著這種背譜苦練的方式來學習鋼琴,因為天生的資質與後天的努力,也才有後來在音樂路上的優異表現。直至高中畢業,老師介紹他認識一些在國外教點字樂譜的老師,因此接觸到較多的點字譜,且慢慢學習怎麼閱讀,爾後,因為昀倫主修作曲,就很少再背鋼琴譜了。
後來,他之所以會主修作曲,是因為在山葉鋼琴班中,有位老師教他一些基礎的合聲或是簡單的寫作手法,因此開始接觸作曲,開啟了他創作樂曲的興趣,於是,到了高中,昀倫便以理論作曲為主修科目,今年,他參加了大學甄試,順利考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組,希望在作曲的領域裡,能貢獻一己之力。
學習歷程
昀倫雖然在音樂方面有很優異的表現,但因他的求學生涯是同一般生一起學習的,所以比一般生更為辛苦,所幸在學習歷程中,他遇到了許多的好老師,運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學習,例如︰數學科。有時必需去做一些幾何學的圖形運算練習,以及像地理或物理化學這類的學科需要看地圖或是解說圖,因為昀倫看不見,所以有時他會一時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但昀倫依然專心聽課,下課後再去問老師請老師再說明一次,或者是請老師帶昀倫畫那些圖、或想辦法做出那些圖形的樣子,用一些方法排列出那些圖,或用一些較細的膠帶貼出那些圖形、或是請比較專業的老師,一些像視障的輔導老師就會做一些立體的地圖,讓可以他實際去觸摸、去感覺,幫助昀倫易於理解。至於在美術科方面,美術老師都會變通他們的教學方式,當昀倫不能了解課堂上教的某一些圖形時,老師為了讓他了解一些美術創作的來源,便讓他去閱讀一些故事或藝術方面的書,例如︰希臘羅馬的神話或是其它的一些故事。有時老師也會鼓勵他讀一些中國美術史,以及請家人唸一些書給他聽或者是他自己去讀一些點字書,試著去了解作者的創作來源或是創作風格。因為老師的協助及自我對於課業上的要求與努力,昀倫的學科成績總是保持一定的水準。
特教生的學習生涯總是比別人辛苦,昀倫也不例外,但他不氣餒,不僅比一般人花更多時間在課業上,也比一般人更勤於閱讀,他的老師說:「昀倫的諸多特質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博學。」雖然無法用眼睛閱讀影像和文字,然而,他卻能善用聽覺和心眼。大量的閱讀,豐富他的內涵,敏銳善感的思維,深刻他的心靈,昀倫用閱讀拓展他的音樂廣度。
創作來自深刻的心靈
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總是對於生活細微之處特別敏感,因為創作靈感來自很多生活上的感受,例如:舒適的風輕拂在臉上的感覺、早上起來吸到新鮮的空氣或是下雨過後空氣清新的氣味,又或者聽到別人的談話、或聽了一首詩…等。昀倫平常喜歡思考,很多生活經驗的累積,經過長時間的思索與消化,再加上一些想像力及自身感受後,都成為他平日創作的素材。然而,昀倫也覺得平時打下扎實的基礎也是重要的事,唯有如此,當好的素材出現時,就能馬上創作出新的曲子。對昀倫來說,創作的基礎訓練跟生活的體驗都是缺一不可的,一般人在生活體驗上都會有很多的感觸,但大多數人卻將那樣的感受埋藏在心裡,沒有把它表達出來,很有可能導致憂鬱的傾向,而昀倫通常都將他的想法、感受藉著音樂表達出來,就好像作文的一般,把那些感覺寫出來一樣,所以一定要從知道怎樣用工具把體會到的感覺表達出來給大家看、給大家聽;他認為如果從來不去感受生活、體悟生命的流動,將無法創作出好的音樂。
北藝大的生活
昀倫是北藝大有史以來第一位視障生,但因為台北藝術大學離淡江大學很近,淡大的盲生資源中心設備充裕,不論是學校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如點字書、筆記電腦、或筆記的點字板等都會提供給予援助。在環境適應方面,台北藝術大學的環境的特色是斜坡跟樓梯,而且有些地方沒有扶手或是有些地方在施工,地上會有磚塊或是坑洞等。昀倫剛開始搬到學校宿舍時,輔導中心請淡大資源中心的老師替昀倫作定向訓練,約花了三天的時間做練習,但是在北藝大生活還是有一些困難,例如走到系館需要經過很多的階梯;另外,要過馬路還得需要別人的協助。昀倫總是要求能自己做的事還是盡量靠自己,盡量不要麻煩同學,但學校的同學都蠻熱心,不吝惜地主動給予昀倫協助,幫他到達目的地。北藝大輔導中心的老師說,昀倫很客氣,並不常要求輔導室作協助,最多就是請同學幫忙印作業、校對或是借東西,除此之外就是跟老師聊天一起吃飯。老師在跟昀倫溝通上會特別注意詞語的描述,用較具體的詞句描述出來讓昀倫較能體會。輔導中心的老師也會特別請任課老師注意評量的方式以及盡量不隨便移動課桌椅,若老師在課堂上有寫板書的情形時,也會請同學幫助他,使其在學習上的障礙減到最小。老師提到最感動的一件事就是,昀倫說要泡咖啡給大家喝,就真的做出來了,他會視輔導中心有幾個人就泡幾杯咖啡,因為昀倫覺得在輔導室受到大家的照顧,他感受到不只要接受大家的幫助,他有能力了,也試著協助他人,這種感恩圖報的心最令老師感到相當值得與窩心。
感恩的心
昀倫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有親人的照護,還有許多人的關心與協助,「雖然,上帝關了我的眼睛,但卻賦予我靈敏的聽覺與反應,使我能走出自己的路」。海倫凱勒女士曾說:「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上大學之後,我會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期許自己在作曲領域有所貢獻,能將自己所感受的音樂之美與大家分享!我也期許自己,要讓生命發出最燦爛的光輝,展現出獨特的風貌,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如果有些許成就,更希望能激勵其他身心障礙者對自己更有信心,勇敢的克服生命中的每一個難關,並盡我所能協助需要幫助的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採訪小語~
昀倫是個思考正向,很陽光、很幽默,很有智慧的一個「普通人」。和他聊天久了,都不覺得他和我們有哪裡不一樣,他和普通的學生一樣,活潑,開朗,有朝氣,熱愛生命。我從他身上學到了面對問題的認真,對生活有多一層的思考。記憶最深刻的是在訪問他時,他會用很精練的語言和文字來回答我們的問題。 另外,昀倫不盲目的生活,他可以很認真的從小事,從生活經驗來充實生活,體驗生活,並從中找尋樂趣,這些都是我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 ~曹于婷
昀倫很感謝上天讓他先天就看不見,而不是突然看不到;也很感謝他父母不但沒有放棄他,反而盡心栽培他,讓他朝自己的興趣去發展。看到他這樣努力及開朗的個性讓我很慚愧,他不會去抱怨這樣的事實,但求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想選擇什麼樣的心情來度過每一天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學會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給自己多一點自信,每天選擇以微笑來迎接新的一天,也同時帶給別人更多的歡笑。 ~黃淑卿
昀倫並不覺得他失去了什麼,他正向的去思考事情,不因為他身體上的缺陷而自怨自艾,反而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並解決困難,這是我要好好向他學習的地方。 ~李宛瑾
聽他彈琴有一種感動,看他的手在琴鍵上滑動,聽他自己做的曲,感覺他是一個堅強的人。引用他對我說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每個人皆能夠活得多采多姿,要看你如何去面對你自己的生命價值。 ~林靜宜
從外表來看,昀倫也許跟一般的視障者毫無差別,但是跟他交談、接觸之後,才會發現他的內涵及深度。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彈奏自己編的曲子時,那種陶醉於其中的神情,以及當我聽他在解說曲子時,似乎也已經融入了他的音樂世界中,進入令人難忘的情境裡。我覺得昀倫是個很有思想的人,他身旁最好的朋友便是音樂和書籍,他常常引用書上的話在談話中。從老師的口中,知道昀倫對人對事都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也貼心地想要去照顧別人,我想,這是很難得的。 ~劉贏升
他是我見過講話最有哲理的一位視障生,總是能夠在回答我們的問題之後,拋出一句寓意極深的哲學話語來讓我們深思。他相信即使沒有雙眼,他仍舊能夠用「心」來看世界;「心」是他用來感受這個世界的方法,而他也非常享受自己想像中的世界。我想,在他的心中,一定有個美麗世界的藍圖,而這個世界,一定比我們真實的世界還要美麗且寬廣。 ~蔡佳霖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三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三 音四甲 謝昀倫
在十二月八日,星期六晚上七點半,於國家音樂廳,有一場由十方樂集所舉辦的,為聲樂與室內樂編制寫作之作品發表會。主辦單位希望能夠透過這次的音樂會,讓聽眾們深刻的體驗到文學和音樂,尤其是現代音樂結合時,所擦出的火花。本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包括了許多台灣重要作曲家之樂曲,如盧炎教授、馬水龍教授、賴德和教授、潘皇龍教授、楊聰賢教授、吳丁連教授、李子聲教授等作曲家,都有作品演出,真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會!
在這場音樂會當中,第一首演出曲目,是馬水龍教授的作品「我是」。此曲最大的特點,便是使用了大量的唸唱,造成類似京劇中,半唸半唱的感覺。而樂曲的器樂部分,則大多用來襯托聲樂,扮演伴奏的角色,而較少獨立的性格。音樂會的第二首演出曲目,是賴德和教授的作品「路上」。此曲之歌詞,為蔣勳的詩作,內容主要是在緬懷逝去的時光和歷史,帶著些感傷,因此,作曲家常利用樂器的各種裝飾性手法,試圖表現此深深的感嘆。音樂會的第三首樂曲,是楊聰賢教授的作品「悼與安魂」。歌詞是使用詩人白萩的詩作,但作曲家將之翻譯成英文,或許是由於楊教授覺得使用英文來寫作,比中文更加得心應手吧!在此曲當中,時常出現一個強而不經修飾的音符,給人一種吶喊的感覺,全曲對比鮮明,隱含著強烈的矛盾與衝突之能量,也具備楊教授的作品中,時常帶有的舉步維艱之感。
音樂會下半場的曲目,不同於上半場,上半場的作品,以台灣現代詩人的作品為主,下半場則是以中國古代之詩詞或文章為主。這個半場的第一首演出曲目,為吳丁連教授的作品「黃鶴樓」。此曲是根據唐代詩人崔顥的詩作所寫成的樂曲。全曲以五聲音階為基本音高結構,手法非常傳統、保守,器樂部分,多用來伴奏或營造氣氛,是本場音樂會當中,最容易讓聽眾接受的一首曲子。接下來的曲目,是李子聲教授根據晚唐詩人杜牧的詩「泊秦淮」,所寫成的「亡國詩-1」。全曲很少使用正常的美聲唱法,而以唸唱為主,並加入大量的叫喊、大幅度的音高變化等特殊手法,營造出恐懼、淒厲的氣氛,而器樂部分,也有些特別的演奏方式,讓整體聲響極富現代性。接下來的演出曲目,是潘皇龍教授的作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曲的歌詞,是源自莊子一書。作曲家大概是為了讓作品在各國演出時,聽眾皆能完全領會歌詞,而使用了英文的版本來譜曲,整首樂曲便對比強烈鮮明,充滿戲劇張力,將莊子文章中的深刻性和趣味性,完全表達了出來,是一首相當有意思的曲子。最後一首樂曲,是盧炎教授根據李後主的詞,所寫作的「浪淘沙」。樂曲充滿深沈、哀傷的情緒,委婉動人,旋律線條很長,就如同詞人心中纏綿的情感。
在這場音樂會當中,我欣賞到了許多台灣重要作曲家的聲樂作品,這讓我對於他們使用文學作品的態度、方式和手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對他們聲樂曲的樣貌和風格,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體會。
在十二月八日,星期六晚上七點半,於國家音樂廳,有一場由十方樂集所舉辦的,為聲樂與室內樂編制寫作之作品發表會。主辦單位希望能夠透過這次的音樂會,讓聽眾們深刻的體驗到文學和音樂,尤其是現代音樂結合時,所擦出的火花。本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包括了許多台灣重要作曲家之樂曲,如盧炎教授、馬水龍教授、賴德和教授、潘皇龍教授、楊聰賢教授、吳丁連教授、李子聲教授等作曲家,都有作品演出,真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會!
在這場音樂會當中,第一首演出曲目,是馬水龍教授的作品「我是」。此曲最大的特點,便是使用了大量的唸唱,造成類似京劇中,半唸半唱的感覺。而樂曲的器樂部分,則大多用來襯托聲樂,扮演伴奏的角色,而較少獨立的性格。音樂會的第二首演出曲目,是賴德和教授的作品「路上」。此曲之歌詞,為蔣勳的詩作,內容主要是在緬懷逝去的時光和歷史,帶著些感傷,因此,作曲家常利用樂器的各種裝飾性手法,試圖表現此深深的感嘆。音樂會的第三首樂曲,是楊聰賢教授的作品「悼與安魂」。歌詞是使用詩人白萩的詩作,但作曲家將之翻譯成英文,或許是由於楊教授覺得使用英文來寫作,比中文更加得心應手吧!在此曲當中,時常出現一個強而不經修飾的音符,給人一種吶喊的感覺,全曲對比鮮明,隱含著強烈的矛盾與衝突之能量,也具備楊教授的作品中,時常帶有的舉步維艱之感。
音樂會下半場的曲目,不同於上半場,上半場的作品,以台灣現代詩人的作品為主,下半場則是以中國古代之詩詞或文章為主。這個半場的第一首演出曲目,為吳丁連教授的作品「黃鶴樓」。此曲是根據唐代詩人崔顥的詩作所寫成的樂曲。全曲以五聲音階為基本音高結構,手法非常傳統、保守,器樂部分,多用來伴奏或營造氣氛,是本場音樂會當中,最容易讓聽眾接受的一首曲子。接下來的曲目,是李子聲教授根據晚唐詩人杜牧的詩「泊秦淮」,所寫成的「亡國詩-1」。全曲很少使用正常的美聲唱法,而以唸唱為主,並加入大量的叫喊、大幅度的音高變化等特殊手法,營造出恐懼、淒厲的氣氛,而器樂部分,也有些特別的演奏方式,讓整體聲響極富現代性。接下來的演出曲目,是潘皇龍教授的作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曲的歌詞,是源自莊子一書。作曲家大概是為了讓作品在各國演出時,聽眾皆能完全領會歌詞,而使用了英文的版本來譜曲,整首樂曲便對比強烈鮮明,充滿戲劇張力,將莊子文章中的深刻性和趣味性,完全表達了出來,是一首相當有意思的曲子。最後一首樂曲,是盧炎教授根據李後主的詞,所寫作的「浪淘沙」。樂曲充滿深沈、哀傷的情緒,委婉動人,旋律線條很長,就如同詞人心中纏綿的情感。
在這場音樂會當中,我欣賞到了許多台灣重要作曲家的聲樂作品,這讓我對於他們使用文學作品的態度、方式和手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對他們聲樂曲的樣貌和風格,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體會。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二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二 音四甲 謝昀倫
在十月二十六日,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國家音樂廳,有一場台灣新銳作曲家們的作品聯展。在這場作品發表會當中,幾個重要的室內樂團和指揮家都參與演出。透過此次的發表會,年輕作曲家們可多獲得一次演出作品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瞭解他們的音樂風格。而為了讓聆賞音樂會的來賓們,更家清楚這些作曲家的創作理念,主持人羅基敏教授,還特地利用解說樂曲的機會,邀請作曲家上台,親自導聆,陳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想法。因此,欣賞這場音樂會,真是令我獲益良多!
聆聽本場音樂會的過程當中,有三首樂曲,令我印象最為深刻。這三首作品,分別是董昭民老師所做的「睡佛百姿」、趙菁文老師的創作「天倪」以及李元貞學姊的作品「間奏曲-參」。董昭民老師的「睡佛百姿」這首樂曲,主要是透過音響層面的各種不同變化,試圖表現出佛陀睡眠時多變的姿態。樂曲的聲響,在開始的時候,顯得較為稀疏、單薄,慢慢的,不同聲部漸次加入,聲音越來越豐富、飽滿,到了高潮時,作曲家又增添了一些陌生化的音色,彷彿帶著聆聽者,藉由一座橋樑,從現實的世界,過渡到另一個絕妙的境地!因此,我覺得這首曲子,不論從音響層面、音色變化、樂曲結構設計等角度來看,都相當精采,足見作曲家高明、圓熟的創作技巧,以及敏銳、細膩的音樂性!
趙菁文老師的作品「天倪」是一首非常特別的樂曲。此曲是為小提琴、大提琴、古箏以及電子音樂而創作的小型室內樂作品。「天倪」一詞,原自莊子內篇中的第二篇,也就是「齊物論」。由此可看出,作曲家欲藉由這首樂曲,以音樂的語彙,表現莊子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生命態度與哲學思想。為了達成此目標,作曲家盡其所能的,讓所有的聲音,不論是樂器演奏的,或電子音樂部分,皆近於自然界的聲音,例如在電子音響的使用上,趙老師透過電腦程式,收錄古箏的音色,並加以調整、變形、扭曲,以製造出風聲、落葉聲等自然界的聲響。我覺得,由於作曲家的巧思、妙筆,讓聽著這首樂曲的人,不會有聆聽一般多數電子音樂時,所產生的冰冷、疏離之感,反而會覺得,電子音樂是其他三件樂器外的第四個聲部,傳統樂器及電子音響,全然融合為一、相輔相成,讓音樂多采多姿、妙趣橫生!
李元貞學姊的創作「間奏曲-參」也是一首十分有意思的樂曲。根據作曲家自己的說法,所謂「參」並非表示要透過音樂,來讓人參禪,或領悟些什麼大道理,「參」只是希望作曲者、演奏者及欣賞者,都能在音樂進行的過程當中,得到參與感,而不會覺得自己置身事外。此曲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其以E這個音為中心,樂曲由這個音開始,慢慢向外擴張,聲響、織度、色澤變化等,也隨之漸趨複雜;然接近尾聲時,各聲部又漸漸往E音凝聚,並同時強調升C和升D二音,讓音樂更具調性感,以此達到收斂的效果。另一個明顯的特色,便是此曲使用了中國傳統文人樂器「古琴」,透過古琴細膩、豐富的音色變化,增添樂曲的美感和多元性。而在古琴的使用方式上,作曲家作了謹慎的思考及設計,每當古琴彈奏時,其他聲部的織度便較淡,如此一來,聽者便能清晰的聽到古琴的聲音。總體而言,此曲不但具現代精神、多元性,且聲響也頗悅耳,不會讓人有艱澀之感,是一首值得好好品味的樂曲!
當然,這場音樂會當中的其他作品,也是相當出色的。例如連憲升老師所寫作的「難以忍受的單純」、林桂如老師的作品「構圖」等,都非常精彩,且皆為2004年福爾摩沙作曲比賽之得獎作品。因此,我覺得能在這場作品發表會中,欣賞到這麼多台灣年輕作曲家們的優秀創作,真是令我獲益良多!
在十月二十六日,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國家音樂廳,有一場台灣新銳作曲家們的作品聯展。在這場作品發表會當中,幾個重要的室內樂團和指揮家都參與演出。透過此次的發表會,年輕作曲家們可多獲得一次演出作品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瞭解他們的音樂風格。而為了讓聆賞音樂會的來賓們,更家清楚這些作曲家的創作理念,主持人羅基敏教授,還特地利用解說樂曲的機會,邀請作曲家上台,親自導聆,陳述自己創作的過程和想法。因此,欣賞這場音樂會,真是令我獲益良多!
聆聽本場音樂會的過程當中,有三首樂曲,令我印象最為深刻。這三首作品,分別是董昭民老師所做的「睡佛百姿」、趙菁文老師的創作「天倪」以及李元貞學姊的作品「間奏曲-參」。董昭民老師的「睡佛百姿」這首樂曲,主要是透過音響層面的各種不同變化,試圖表現出佛陀睡眠時多變的姿態。樂曲的聲響,在開始的時候,顯得較為稀疏、單薄,慢慢的,不同聲部漸次加入,聲音越來越豐富、飽滿,到了高潮時,作曲家又增添了一些陌生化的音色,彷彿帶著聆聽者,藉由一座橋樑,從現實的世界,過渡到另一個絕妙的境地!因此,我覺得這首曲子,不論從音響層面、音色變化、樂曲結構設計等角度來看,都相當精采,足見作曲家高明、圓熟的創作技巧,以及敏銳、細膩的音樂性!
趙菁文老師的作品「天倪」是一首非常特別的樂曲。此曲是為小提琴、大提琴、古箏以及電子音樂而創作的小型室內樂作品。「天倪」一詞,原自莊子內篇中的第二篇,也就是「齊物論」。由此可看出,作曲家欲藉由這首樂曲,以音樂的語彙,表現莊子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生命態度與哲學思想。為了達成此目標,作曲家盡其所能的,讓所有的聲音,不論是樂器演奏的,或電子音樂部分,皆近於自然界的聲音,例如在電子音響的使用上,趙老師透過電腦程式,收錄古箏的音色,並加以調整、變形、扭曲,以製造出風聲、落葉聲等自然界的聲響。我覺得,由於作曲家的巧思、妙筆,讓聽著這首樂曲的人,不會有聆聽一般多數電子音樂時,所產生的冰冷、疏離之感,反而會覺得,電子音樂是其他三件樂器外的第四個聲部,傳統樂器及電子音響,全然融合為一、相輔相成,讓音樂多采多姿、妙趣橫生!
李元貞學姊的創作「間奏曲-參」也是一首十分有意思的樂曲。根據作曲家自己的說法,所謂「參」並非表示要透過音樂,來讓人參禪,或領悟些什麼大道理,「參」只是希望作曲者、演奏者及欣賞者,都能在音樂進行的過程當中,得到參與感,而不會覺得自己置身事外。此曲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其以E這個音為中心,樂曲由這個音開始,慢慢向外擴張,聲響、織度、色澤變化等,也隨之漸趨複雜;然接近尾聲時,各聲部又漸漸往E音凝聚,並同時強調升C和升D二音,讓音樂更具調性感,以此達到收斂的效果。另一個明顯的特色,便是此曲使用了中國傳統文人樂器「古琴」,透過古琴細膩、豐富的音色變化,增添樂曲的美感和多元性。而在古琴的使用方式上,作曲家作了謹慎的思考及設計,每當古琴彈奏時,其他聲部的織度便較淡,如此一來,聽者便能清晰的聽到古琴的聲音。總體而言,此曲不但具現代精神、多元性,且聲響也頗悅耳,不會讓人有艱澀之感,是一首值得好好品味的樂曲!
當然,這場音樂會當中的其他作品,也是相當出色的。例如連憲升老師所寫作的「難以忍受的單純」、林桂如老師的作品「構圖」等,都非常精彩,且皆為2004年福爾摩沙作曲比賽之得獎作品。因此,我覺得能在這場作品發表會中,欣賞到這麼多台灣年輕作曲家們的優秀創作,真是令我獲益良多!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一
作品發表會心得報告一 音四甲 謝昀倫
在今年十月五日,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中山堂,有一場十方樂集打擊樂團的音樂會。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可說是台灣的擊樂團當中,演出最多當代作曲家之曲目,且奏出的音樂最為細膩的一個。在此次的音樂會裡,他們所演奏的曲目,幾乎全是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樂曲,是台裔旅德作曲家董昭民教授的創作「達悟野吟」以及潘皇龍教授的作品「擊樂傳奇」。
董昭民教授對於台灣各個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風俗,都頗感興趣,因而時常將自己對於這些民俗、文化之觀察心得,加以消化、吸收,並進一步的轉化成自己音樂語法的一部份,漸漸形成其多元、活潑的獨特風格,而在這首「達悟野吟」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聽到這種獨特的風格。作曲家在此曲之音樂進行中,加入了吟唱、舞蹈等不同元素,帶給欣賞者一種活潑、具有生命力的感覺。我們知道,在藝術音樂當中,融入民間音樂的元素或題材,早已不是一個創意,但如何將不同材料加以完整、巧妙的融合,各個作曲家,卻有很不相同的方式。董教授在此曲中,並未引用任何原住民的歌謠曲調,而是取其文化之精神,透過創作者的轉化,將這個文化的根本性元素,化為自己創作語彙的一部份。由此可看出,董教授雖然常使用民間素材,卻不會留於圖騰式的直接借用,而是發揮藝術家那不可或缺的吸收與轉化的能力,將一切不同材料,做最適當、巧妙的運用,以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潘皇龍教授的創作「擊樂傳奇」為其近期的擊樂作品,是應台北打擊樂團之委託而寫作的樂曲,在此次音樂會之前,台北打擊樂團和朱宗慶打擊樂團,都曾演出過此曲。在創作這首樂曲時,作曲家刻意排除具有固定音高之擊樂器,而完全選擇了無固定音高的樂器,此外,還加入一些平時較少使用的樂器,如酒瓶、汽車避震器、彈簧鼓等,以製造更多變、豐富且具有特色的聲響。樂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由不規律的、混亂的節奏開始,好像每個人都各說各話,沒有交集;而後,在雜亂無章的聲音當中,漸漸出現一些固定節奏,透過這些固定節奏的帶領,音樂之進行漸趨穩定,樂章就在這種穩定的腳步下結束。在這個混亂到穩定的過程中,音響由點慢慢匯集成線,進入第二樂章後,就以線狀和面狀為主了。第二樂章開始時,是酒瓶在地上轉動的聲音,接著便出現一連串較為陌生化的音響,如以定音鼓的踏板,改變鈸或磬內部之泛音,造成類似滑音的效果,另外,還有以橡皮球摩擦鑼面、將磬置於鋼琴弦上撥動或推移以發出聲響等,都是非常特別的作法。第三樂章速度較快,以一般節奏性的敲打為主,是比較容易接近、熟悉的樂章。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十方樂集演出潘教授的「圖騰與禁忌」時,具有非常令人佩服的細膩度,然而在這次的演出中,我卻較難感受到他們優於之前其他兩個擊樂團演奏此曲的水準,這是有些可惜的地方。
在這場十方樂集打擊樂團所演出的音樂會當中,我聽到了不少出色、精彩的樂曲,雖然每一首樂曲的創作手法、音樂風格,以及著重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正因為如此,我可以吸收到更多元、豐富的養分,以幫助我在日後,創作出內涵飽滿的樂曲。
在今年十月五日,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中山堂,有一場十方樂集打擊樂團的音樂會。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可說是台灣的擊樂團當中,演出最多當代作曲家之曲目,且奏出的音樂最為細膩的一個。在此次的音樂會裡,他們所演奏的曲目,幾乎全是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樂曲,是台裔旅德作曲家董昭民教授的創作「達悟野吟」以及潘皇龍教授的作品「擊樂傳奇」。
董昭民教授對於台灣各個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風俗,都頗感興趣,因而時常將自己對於這些民俗、文化之觀察心得,加以消化、吸收,並進一步的轉化成自己音樂語法的一部份,漸漸形成其多元、活潑的獨特風格,而在這首「達悟野吟」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聽到這種獨特的風格。作曲家在此曲之音樂進行中,加入了吟唱、舞蹈等不同元素,帶給欣賞者一種活潑、具有生命力的感覺。我們知道,在藝術音樂當中,融入民間音樂的元素或題材,早已不是一個創意,但如何將不同材料加以完整、巧妙的融合,各個作曲家,卻有很不相同的方式。董教授在此曲中,並未引用任何原住民的歌謠曲調,而是取其文化之精神,透過創作者的轉化,將這個文化的根本性元素,化為自己創作語彙的一部份。由此可看出,董教授雖然常使用民間素材,卻不會留於圖騰式的直接借用,而是發揮藝術家那不可或缺的吸收與轉化的能力,將一切不同材料,做最適當、巧妙的運用,以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潘皇龍教授的創作「擊樂傳奇」為其近期的擊樂作品,是應台北打擊樂團之委託而寫作的樂曲,在此次音樂會之前,台北打擊樂團和朱宗慶打擊樂團,都曾演出過此曲。在創作這首樂曲時,作曲家刻意排除具有固定音高之擊樂器,而完全選擇了無固定音高的樂器,此外,還加入一些平時較少使用的樂器,如酒瓶、汽車避震器、彈簧鼓等,以製造更多變、豐富且具有特色的聲響。樂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由不規律的、混亂的節奏開始,好像每個人都各說各話,沒有交集;而後,在雜亂無章的聲音當中,漸漸出現一些固定節奏,透過這些固定節奏的帶領,音樂之進行漸趨穩定,樂章就在這種穩定的腳步下結束。在這個混亂到穩定的過程中,音響由點慢慢匯集成線,進入第二樂章後,就以線狀和面狀為主了。第二樂章開始時,是酒瓶在地上轉動的聲音,接著便出現一連串較為陌生化的音響,如以定音鼓的踏板,改變鈸或磬內部之泛音,造成類似滑音的效果,另外,還有以橡皮球摩擦鑼面、將磬置於鋼琴弦上撥動或推移以發出聲響等,都是非常特別的作法。第三樂章速度較快,以一般節奏性的敲打為主,是比較容易接近、熟悉的樂章。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十方樂集演出潘教授的「圖騰與禁忌」時,具有非常令人佩服的細膩度,然而在這次的演出中,我卻較難感受到他們優於之前其他兩個擊樂團演奏此曲的水準,這是有些可惜的地方。
在這場十方樂集打擊樂團所演出的音樂會當中,我聽到了不少出色、精彩的樂曲,雖然每一首樂曲的創作手法、音樂風格,以及著重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正因為如此,我可以吸收到更多元、豐富的養分,以幫助我在日後,創作出內涵飽滿的樂曲。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