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觀點-20

國民黨真是「還鄉團」

曹長青

在國共內戰時,國民黨曾被稱為「還鄉團」,因為每奪回失地,他們都要在當地反攻倒算。於是老百姓聽到「還鄉團」就相當恐懼,因為它意味著仇恨、報復、清算。我曾一直認為「還鄉團」的說法是共產黨故意抹黑國民黨。但今天的國民黨在台灣奪回政權還不到一個星期,其所作所為,實在頗有些共產黨渲染的當年「還鄉團」的味道——

陳水扁卸任總統還不到半個小時,就成為「被告」,列入「境管」;而且檢察官多達八名,大有一種興師問罪、圍剿討伐的架式。總統卸職還不到三十分鐘,藍營這樣氣勢洶洶、要給「下馬威」,那馬英九宣稱的藍綠和解、他要做全民總統,不是過於明顯騙人的嗎?

檢察官吳文忠更是囂張,和記者談到是否起訴陳水扁時,居然說「應槍斃」。後來辯解說這是開玩笑,並說是指「死刑犯」。在關於國務機要費案的記者會上,即使這真是「開玩笑」,也透露出一個檢察官的仇恨心理和黨派偏見。退一步說,即使真是指「死刑犯」,這種動不動就說「應槍斃」,也完全缺乏法治觀念和人道情懷,今天多數民主國家廢除了死刑,即使沒廢除的,也沒有再用「槍斃」這種殘忍手段的。吳文忠的這種言詞和思路,簡直和獨裁者蔣介石動不動就槍斃人沒有兩樣。由這樣的檢察官「辦案」,哪能有司法獨立和公正?!

馬英九任命的國防部長陳肇敏更是不斷「肇事」,首次到立法院,就肆無忌憚地指控,說陳水扁三一九案的槍傷並非台南市金華路現場造成,並說這是國民黨「真調會」的報告。而三一九槍擊案早已由台南地檢署調查並做出「是在金華路現場造成」的結論。在共產中國,有過「法大還是黨大」的爭論(當然最後是黨說了算)。而今天國民黨的「真調會」也要大於地檢署所代表的司法嗎?而且身為理應行政中立、推動「軍隊國家化」的國防部長,上任後卻對媒體強調他還是國民黨員。馬英九用這樣充滿黨派偏見、失格失態的人做國防部長,台灣的軍事和國防前景,怎能不令人擔憂。

國民黨的真調會主委王清峰更可能因為是反綠大將,「馬上」就被任命為法務部長。服務公職已達三十年的法務部長施茂林,曾在新聞局長謝志偉回嗆藍營立委攻擊時,對謝舉起過大姆指;這次他卸職後想請調回任檢察官,這樣可以領到他長期擔任檢察官的退休金,但卻遭到王清峰的一口回絕,使施茂林的退職金少了上千萬元。如此「反攻倒算」真是心狠手毒。

當年國民黨做「還鄉團」並不得人心,這也是老蔣最後在中國敗北的原因之一。今天國民黨繼續這樣「反攻倒算」、挾恨報復,也同樣不會得人心,等於是為自己的最終失敗,邁出了第一步。

——原載台北《自由時報》2008年5月26日「曹長青專欄」

2008-05-27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轉載請指明出處)





© Caochangq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1702




台灣《蘋果日報》社論﹕在台北盖中山陵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昨天晉謁南京中山陵,喃喃對孫中山銅像祝禱說:「報告總理,我們把政權拿回來啦」。看到這一幕,差點噴飯。

整件事情之所以好笑,是因為具有多重荒謬性。吳禱告說「把政權拿回來了」,像不像郝龍斌選上市長時,向他父親說:「報告總長,山頭奪回來了!」國民黨是怎麼了?老把民主選舉的勝負,當作封建王朝你死我活的改朝換代,難怪還存有成王敗寇的思想,怎麼那麼不長進?宋楚瑜和馬英九去謁陵兩蔣時,常常噙著眼泪哽噎抽泣,讓人手足無措,不知今夕何夕?

如果國民黨堅持孫中山是我們大家的國父,那民進黨不也是國父的子民嗎?台灣的民主不也是國父民權主義的實踐嗎?看來,國民黨內心認為孫只是國民黨的總理,是壟斷事業。難怪民進黨企圖解除孫的國父名號了。連國民黨都只認為孫是自己的總理,打垮民進黨還要去向總理邀gong,哪有把孫當成大家的國父?吳的祝禱立刻把潛意識和心底的真正想法暴露無遺。

再說,孫的在天之靈會很奇怪,他的革命跟台灣無關,幹嘛跑來台灣當國父?而且他死之後,怎知有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更遑論民進黨的出現了。現在國父一定在天上抓耳搔腮,聽不懂那位吳主席的在無厘頭些什麼?

國民黨被共產黨打敗,沒反攻大陸,卻在共產黨的見證下,向孫邀gong打敗民進黨,真是奇怪。難道國民黨非常認同孫的「聯俄容共」政策,把共黨看成自己人,把民進黨(或台灣)看成敵人?之前,國民黨是在國父民權主義的實踐下,選敗給民進黨,雖敗猶榮,孫也會讚美國民黨的民主修養;現在怎麼這樣想?讓人困惑。

袁世凱稱帝時,是否也該去滿清皇陵前祝禱:「報告先帝,我把政權奪回來了?」柴契爾上任首相時,也該向邱吉爾禱告:「報告首相,我們把政權奪回來了?」奧巴馬若當選,也須向甘迺迪墳前禱告同樣的話?

其實,這是國民黨人的心理治療。全民看了心疼,乾脆大家捐款在台北近郊仿南京盖中山陵,最好把兩蔣陵寢也盖在旁邊,做四合院狀,以後國民黨領袖們直接去哭陵做心理治療好了,省得慈湖、頭寮、南京三頭哭著跑啦!

——原載台北《蘋果日報》2008年5月30日

2008-05-30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轉載請指明出處)





© Caochangq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1704




伯公的為官妙法 @ 李筱峰

[自由時報]

[2008-05-31 16:22:52]

伯公的為官妙法
客家人所祭拜的土地神,稱為「伯公」。但是本文所說的「伯公」,不是指客家的土地神,而是客家籍的當今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

在中國國民黨這個外來統治集團的陣營當中,如果不是有一大群土生土長的台籍政客投靠其中,甘為國民黨搬道具、跑龍套,成為其共犯結構的一部分,國民黨是無法成就其長期在台的「宰制者」角色的(即使失去執政權的八年間,國民黨在各方面依然擁有宰制力量)。在這些土生土長的台籍政客當中,吳伯雄是最特殊的一位。我認為他之所以最特殊,在於他是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家屬。

吳伯雄的二伯父吳鴻麒,在二二八事件時慘遭國民黨殺害。吳鴻麒畢業於日本大學法科,圊嵽X任台北地方法院推事,行事公正,為人剛直。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吳鴻麒並無任何反政府言行,但三月十二日卻在法院上班時無故遭警總派員逮捕,十六日未經審判即被槍斃,棄屍於南港橋下。吳鴻麒與吳伯雄的父親吳鴻麟是孿生雙胞胎,而且屬於「同卵雙生」,這在遺傳上的DNA幾乎是相同的。所以這樣的伯父,在血緣上可以視同父親一樣。以吳伯雄最近到北京大談「中華民族」的神話來和中共博感情看,他應該是重視血緣才對的。但是令我不解的是,有如此血濃於水的伯父遭國民黨殺害,而吳伯雄卻能夠長期投身國民黨(終至博得黨主席之位),這樣的人格特質,確實非比尋常。

如果吳伯雄投身國民黨是為了仿效越王句踐,服侍吳王夫差以便來日另有他圖,或許有其道理。然而綜觀吳伯雄在國民黨陣營內,自始至終不曾替其伯父,乃至整體二二八受難者及家屬講過話、伸過冤;也未聽聞吳伯雄為客家人的地位與文化奔命代言。而且,在整個台灣的民主運動中,他始終站在統治者的國民黨一邊,擔任打壓民運的角色。例如,一九八五年五月,當時「黨外」公職人員成立了「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時,卻遭當時擔任內政部長的吳伯雄恫嚇威脅,要求解散。

吳伯雄日昨在南京謁中山陵,對孫文銅像喃喃自語說:「報告總理,我們把政權拿回來啦」。吳伯雄果然滿腦子在乎的是國民黨的政權。更令人噴飯的是,這位不在乎自己伯父被殺、不在乎二二八受難人蒙冤不白、不在乎民主政治的發展,只在乎國民黨能不能執政的吳伯雄,卻在孫文靈前揮毫書寫「天下為公 人民最大」。老實說,這句口號我極喜歡,但是寫在吳伯雄的筆下,卻極諷刺!

請問吳伯雄:一個在二二八事件中屠殺人民(包括令伯父)的集團,相信「人民最大」嗎?一個厲行白色恐怖統治,造成十幾萬人受難,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政權,相信「人民最大」嗎?一個過去長期靠軍事戒嚴與「戡亂」體制來鞏固其一黨專政的政權,叫做「天下為公」嗎?一個侵占國產千億元,至今仍不歸還的政黨,也叫「天下為公」嗎?

吳伯雄是一位佛教徒,想必他在參佛之外,還有一套「無上甚深微妙法」的為官哲學,「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伯公真實義」。不過,我建議伯公這次「朝共」回來之後,在參佛之餘,不妨也去參拜一下客家鄉親曾經供奉的「慚愧祖師」。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www.jimlee.org.tw)

http://www.taiwanus.net/news/shownews.php?id=75814















《李筱峰專欄》套牢台灣的「中華」迷思

[自由時報]

[2008-06-07 18:31:28]

《李筱峰專欄》套牢台灣的「中華」迷思
■ 李筱峰


清末劉銘傳在台灣發行郵票,印有「大清台灣郵政局」字樣,台灣郵政雖是在大清之下,起碼郵票還出現台灣名稱,並有英文Formosa;中國國民黨來台灣,實行「去台灣化」政策,台灣郵政只能奉「中華」之名,不再出現台灣。直到扁政府末期,才正名為台灣郵政。但是馬政府甫上台,就立刻恢復「中華」郵政,「台灣」兩字又從郵票中消失。這種「去台灣化」的措施,也見諸總統府網站,扁政府時代網站上的「中華民國(台灣)」名稱,也立刻被馬政府拿掉台灣兩字。總統大選時,馬言必稱台灣,選後「台灣」立刻棄如敝屣,「中華」狦丳菃Y恢復。有人說,扁政府好不容易將「中華」的包袱逐漸拋開,馬團隊卻又把這個包袱撿回來背,實在不智。其實,與其說他們不智,不如用他們以前罵扁政府的話來形容他們自己─「意識形態掛帥!」

本來政治行為是絕對離不開意識形態的,誠如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教授所言「沒有意識形態,哪來政治?」問題是,意識形態必須符合理性與實際。「中華」意識與「台灣」意識,何者對台灣較為理性與實際?這是可以檢驗的。試以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所強調的(也是吳伯雄到中國輸誠時所強調的)「中華民族」一詞來考察。「中華民族」到底是一個禁得起知識、經驗與邏輯考驗的學術名詞,抑或是一個為了政治需要而特別建構的政治名詞?以下史例可讓我們一目了然:朱元璋要推翻蒙古政權時,標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孫文等人的同盟會要推翻滿清政權時,也標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可見蒙族、滿族這些「韃虜」,不屬於「中華」。然而滿清政府被推翻後,中華民國出現不久,立刻改口「五族共和」,「韃虜」們不但不再驅逐,還立刻被強行拉入「中華民族」的框架中。「中華民族」一會兒不包括蒙、滿,一會兒又包括蒙、滿,足見這是一個為了政治需要所建構(說「建構」是好聽,其實就是虛構)的政治名詞,而不是具有民族學、人類學之根據的學術名詞。

林媽利醫師的遺傳基因研究告訴我們,中國北方的民族和南方的民族是不一樣的。中國當局也承認中國境內有五十多個民族。既然南北民族互異,強行扣上一個虛構的「中華民族」,就變成同一個民族了嗎?

這個虛構的政治名詞「中華民族」,還充滿著霸權威氣,誰不戴這頂大帽子而想獨立自主,立刻被扣上「分裂民族」的罪名。所以,明明在血統、語言、文字、宗教、文化各方面完全迥異的「東土耳其斯坦」(被中國併吞之後稱為「新疆」),是屬於土耳其族(Turks),卻只能被套牢在「中華民族」的虛號之下。圖博(西藏)亦是如此。誰想搞「疆獨」、「藏獨」,誰就是民族敗類、民族罪人!

台灣住民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南島民族或是來自中國閩粵的百越族與南島民族混血的後裔,虛構的「中華民族」於我何有哉?

台灣比「西藏」、「新疆」幸運,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轄。但是如果我們不努力維護台灣的獨立主權、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卻和那個想要併吞台灣的中華帝國主義者隔海附和「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終將套牢台灣,真是愚蠢至極!(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www.jimlee.org.tw)








http://www.taiwanus.net/news/shownews.php?id=76036

沒有留言: